六通四辟的成语故事


六通四辟

拼音liù tōng sì pì

基本解释谓上下四方和春秋四时。

出处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天道》:“明于天,通于圣,六通四辟于帝王之德者,其自为也,昧然无不静者矣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六通四辟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六通四辟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海波不惊 唐·李庾《东都赋》:“开元太平,海波不惊,乃驾神都,东人夸荣。”
发蒙解惑 汉·枚乘《七发》:“故曰发蒙解惑,不足以言也。”
贼头鬼脑 清·曾朴《孽海花》第二十四回:“太太,这个外国人贼头鬼脑,我总疑着他。”
高世之才 汉·袁康《越绝书·外传记范伯》:“有高世之才,必有负俗之累。”
疾风暴雨 《淮南子 兵略训》:“何谓隐之天?大寒甚暑,疾风暴雨,大雾冥晦,因此而为变者也。”
他山之攻 晋·葛洪《抱朴子·畅玄》:“藏夜光于嵩岫,不受他山之攻。”
无适无莫 《论语·里仁》:“君子之于天下也,无适也,无莫也,义之于此。”
逐客之令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李斯列传》:“今逐客以资敌国,损民以益仇,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,求国无危,不可得也。秦王乃除逐客之令。”
顺耳悦目
劳而少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