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遇之恩的成语故事


知遇之恩

拼音zhī yù zhī ēn

基本解释给予赏识或重用的恩情。

出处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:“只因一时知遇之感,不觉为之一哭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知遇之恩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知遇之恩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皇皇不可终日 毛泽东《星星之火,可以燎原》:“如果我们认识了以上这些矛盾,就知道中国是处在怎样一种皇皇不可终日的局面之下。”
发愤自雄 清·郑燮《潍县署中与舍弟第五书》:“愿吾弟发愤自雄,勿蹈乃兄故辙也。”
撼树蚍蜉 唐·韩愈《调张籍》诗:“蚍蜉撼大树,可笑不自量。”
刮目相待 《三国志·吴志·吕蒙传》注引《江表传》:“士别三日,即更刮目相待。”
广大神通 清·颐琐《黄绣球》第五回:“公门中人,三头六臂,广大神通,真令人无从捉摸。”
十捉九着 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24回:“老身这条计,是个上着……端的强如孙武子教女兵,十捉九着。”
飘然欲仙 宋·邓牧《伯牙琴·续补·自陶山游云门》:“奇诡万状,使人飘然欲仙,不知在人间世。”
锦字回文
羿氏舛射 晋·皇甫谧《帝王世纪》:“帝羿有穷氏从吴贺北游。驾使羿射雀左目,误中右目。羿俯首而愧,终身不忘。”
目不给赏 清·戴名世《雁荡记》:“环左右前后而列者,争奇献怪,目不给赏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