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无长物的成语故事


更无长物

拼音gèng wú cháng wù

基本解释更:再;长物:多余的东西。没有多余的东西。形容除此之外空无所有。

出处清·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七回:“字画不过三五张,俱是法书名绘,几上一块黝黑的大英石,东墙上一张大瑶琴,此外更无长物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更无长物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更无长物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声色狗马 唐 白居易《悲哉行》:“平封还酒债,堆金选蛾眉。声色狗马外,其余一无知。”
云泥之差 郭沫若《石鼓文研究·古拓二种之比较》:“举与民国八年上海艺苑真赏社所印行安氏别本相比较,固大有云泥之差,而视‘天一阁本’亦远有上下床之别。”
风流浪子 明·无名氏《包青天奇案》第七卷:“姓汪名琦,生得清秀,是个风流浪子。”
天下恟恟 《旧唐书·任瑰传》:“后主残酷无道,征役不息,天下恟恟,思闻拯乱。”
薄唇轻言 春秋 无名氏《灵枢经 逆顺肥瘦篇》:“瘦人者,皮薄色少,肉廉廉然,薄唇轻言。”
为民除患 南朝·宋·刘彧《与诸方镇及诸大臣诏》:“为民除患,兄弟无复多人,弥应思吊不咸,益相亲信。”
张口掉舌 唐·罗隐《谗书·叙二狂生》:“张口掉舌,则谓之讪谤;俯首避事,则谓之诡随,是时难事也。”
痛毁极诋 明·王守仁《教条示龙场诸生》:“若先暴白其过恶,痛毁极诋,使无所容。”
鸦默悄声
荏弱难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