规行矩止的成语故事

拼音guī xíng jǔ zhǐ
基本解释规、矩:圆规和角尺,引伸为准则。指严格按照规矩办事,毫不苟且。也指办事死板,不灵活。
出处晋 潘尼《释奠颂》:“二学儒官,缙绅先生之徒,垂缨佩玉,规行矩步者,皆端委而陪于堂下,以待执事之命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规行矩止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规行矩止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风尘碌碌 | 明·金毓峒《金鹤冲诗·按部泾原韩国主招宴暧泉二首(其一)》:“风尘碌碌惜年华,选胜陪游帝子家。” |
皮相之见 | 郭沫若《<少年维特之烦恼>序引》:“这种皮相之见,不识何以竟能深入人心而牢不可拔。” |
鸟覆危巢 | 唐·李商隐《行次昭应县道上》诗:“鱼游沸鼎知无日,鸟覆危巢岂待风。” |
斟酌损益 | 三国·蜀·诸葛亮《出师表》:“至于斟酌损益,进尽忠言,则攸之、祎、允之任也。” |
岁聿云暮 | 《魏书·乐志》:“既岁聿云暮,三朝无远,请共本曹尚书及郎中部率呈试。” |
嚣张一时 | |
黄金百镒 | |
忧民忧国 | |
视其所使 | |
名不徒显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