鹑居鷇食的成语故事

拼音chún jū kòu shí
基本解释鷇:待母哺食的幼鸟,它不挑拣食物。如鹌鹑一样居无定所,象幼雏一样饥不择食。比喻生活俭朴,不求享受。
出处《庄子·天地》:“夫圣人鹑居而鷇食,鸟行而无彰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鹑居鷇食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鹑居鷇食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行百里者半九十 | 《战国策·秦策五》:“诗云:‘行百里者半九十。’此言末路之难也。” |
色厉内荏 | 先秦 孔子《论语 阳货》:“色厉而内荏,譬诸小人,其犹穿窬之盗也与?” |
感恩怀德 | 《三国志·魏志·齐王芳传》“勇过聂政,功逾介子,可谓杀身成仁,释生取义者矣”南朝·宋·裴松之注:“古之舍生取义者,必有理存焉,或感恩怀德,投命无悔,或利害有机,奋发以应会,诏所称聂政、介子是也。” |
猿穴坏山 | 汉·孔融《临终》诗:“河溃蚁孔端,山坏由猿穴。” |
英姿勃勃 | 刘白羽《火》:“这时,我看见躺在病床上的青年人,他的面颊烧黑了,头发烧焦了,可是从他向上扬着的短短眉毛上,还显露出一种英姿勃勃的神气。” |
礼无不答 | 《礼记·燕义》:“君举旅于宾,及君所赐爵,皆降再拜稽首,升成拜,明臣礼也。君答拜之,礼无不答,明君上之礼也。” |
恬不知愧 | 清·阎尔梅《房琯论》:“军法,大将失律者,斩。琯失律,宜斩;不斩而罢,已属非法,尚恬不知愧,宾客盈门。” |
敝车羸马 | 梁启超《王荆公传》第12章:“上以廉取人,则敝车羸马,恶衣菲食,凡可以中上意者,无所不至。” |
怡神养性 | 明·归有光《上王中丞书》:“所以终日闭门,怡神养性。” |
黥首刖足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