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须而行的成语故事

拼音xiāng xū ér xíng
基本解释须:需要,依存。互相依存而行动一致。
出处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刘陶传》:“夫天之与帝,帝之与人,犹头之与足,相须而行也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相须而行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相须而行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金字招牌 | 清 曾朴《孽海花》第25回:“总算一帆风顺,文武全才的金字招牌,还高高挂着。” |
为民父母 | 《孟子 梁惠王上》:“为民父母行政,不免于率兽而食人,恶在其为民父母也?” |
谢家宝树 | 明·冯梦龙《双雄记·赏荷造谋》:“若得谢家宝树向此间栽,却不是累世簪缨百福来。” |
莫信直中直,须防人不仁 | 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45回:“石秀自肚里暗忖道:‘莫信直中直,须防人不仁。’我几番见那婆娘常常的只顾对我说些风话,我只以亲嫂嫂一般相待。” |
跋前踬后 | 唐 韩愈《昌黎集 进学解》:“然而公不见信于人,私不见助于友。跋前踬后,动辄得咎”。 |
同心戮力 | 晋 袁宏《后汉纪 灵帝纪》:“太后新摄政,政之巨细,多委陈蕃、窦武,同心戮力,以奖王室。” |
米烂成仓 | 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六回:“赵氏在家掌管家务,真个是钱过北斗,米烂成仓,童仆成群,牛马成行,享福度日。” |
黄衣使者 | 唐·白居易《卖炭翁》:“黄衣使者白衫儿。” |
避退三舍 | |
赶明儿个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