恶居下流的成语故事


恶居下流

拼音wù jū xià liú

基本解释恶:讨厌,憎恨;下流:即下游,引伸为卑下的地位。憎恨处于下游。原指君子不愿居于卑下的地位。现也指不甘居下游。

出处《论语·子张》:“是以君子恶居下流,天下之恶皆归焉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恶居下流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恶居下流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战国·邹·孟轲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老吾老以及人之老,幼吾幼以及人之幼”
黄钟大吕 《陆九渊集 语录下》:“先生之文如黄钟大吕,发达九地,真启洙泗邹鲁之秘,其可不传耶?”
规矩绳墨 《管子 七臣七主》:“法律政令者,吏民规矩绳墨。”
无稽之言 《尚书·大禹谟》:“无稽之言勿听,弗询之谋勿庸。”
静如处女,动如脱兔 《孙子·九地》:“是故始如处女,敌人开户;后如脱兔,敌不及拒。”
屹然不动 清·黄世仲《洪秀全演义》第十回:“全军却伏在营里,屹然不动。”
布帛菽粟 《宋史 程颐传》:“其言之旨,若布帛菽粟然,知德者尤尊崇之。”
烟霞痼疾 《旧唐书 隐逸传 田游岩》:“臣泉石膏肓,烟霞痼疾,既逢圣代,幸得逍遥。”
呼牛也可,呼马也可 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天道》:“昔者子呼我牛也,而谓之牛;呼我马也,而谓之马。”
重床迭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