疾雷不及掩耳的成语故事


疾雷不及掩耳

拼音jí léi bù jí yǎn ěr

基本解释突然响起雷声,使人来不及掩耳。比喻事情或动作来得突然,使人来不及防备。

出处《六韬 军势》:“善者从而不择,巧者一决而不犹豫,故疾雷不及掩耳,卒电不及瞬目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疾雷不及掩耳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疾雷不及掩耳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鸡犬不惊 宋 彭龟年《寿张京甲十首(其八)》:“翁见一笑大欢足,鸡犬不惊仁意多。”
蹀躞不下 《警世通言·蒋淑真刎颈鸳鸯会》:“这女儿自因阿巧死后,心中好生不快活。自思量道:‘皆由我之过,送了他青春一命。’日逐蹀躞不下。”
明抢暗偷 碧野《大巴山人》:“最使她痛恨的是,有些坏人滥伐森林,把木材明抢暗偷运出山去贩卖。”
刳胎杀夭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孔子世家》:“刳胎杀夭则麒麟不至郊,竭泽涸渔则蛟龙不合阴阳,覆巢毁卵则凤凰不翔。”
以冰致蝇 《吕氏春秋·功名》:“以狸致鼠,以冰致蝇,虽工不能。”
视死如饴 元·无名氏《赚蒯通》第四折:“蒯彻本以口舌从事,与武涉同时,为主其心,吠尧何罪,甘赴鼎镬,视死如饴,诚壮士也。”
渔夺侵牟 《汉书·景帝纪》:“吏以货赂为市,渔夺百姓,侵牟万民。”
好恶同之 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昭公二十五年》:“戮力壹心,好恶同之。”
乔装改扮 郭澄清《大刀记》第八章:“继而又道:‘来个乔装改扮,分散突围。’”
德胜头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