螳螂捕蝉的成语故事


螳螂捕蝉

拼音táng láng bǔ chán

基本解释蝉:知了。螳螂捉蝉,不知潜在危险。比喻目光短浅。

出处汉·赵晔《吴越春秋》:“螳螂捕蝉,志在有利,不知黄雀在后啄之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螳螂捕蝉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螳螂捕蝉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走花溜冰 明 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七十四回:“你莫象才来的那个和尚,走花溜冰的胡缠。”
权时制宜 汉·王充《论衡·答佞》:“人操行无恒,权时制宜,信者欺人,直者曲挠。”
无偏无倚 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一回:“当中却有一条无偏无倚的荡平大路。”
九烈三贞 元·无名氏《合同文字》第三折:“他元来是九烈三贞贤达妇,兀的个老人家尚然道出嫁从夫。”
龙蛇混杂 《古尊宿语录》第二卷:“殊云:‘凡圣同居,龙蛇混杂。’”
怀金垂紫 《后汉书·冯衍传下》:“衍少事名贤,经历显位,怀金垂紫,揭使奉节。”
昼日三接 《易·晋》:“康侯用锡马蕃庶,昼日三接。”孔颖达疏:“昼日三接者,言非惟蒙赐蕃多,又被亲宠频数,一昼之间,三度接见也。”
渊涌风厉 晋·葛洪《抱朴子·行品》:“士有机变清锐,巧言绮粲,揽引譬喻,渊涌风厉。然而口之所谈,身不能行。”
劫富救贫 范文澜《中国近代史》上册第三章:“天地会和饥民纷纷起义,揭‘官逼民反’……‘劫富救贫’等旗号,攻占城市,诛戮官吏。”
释提桓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