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稼不穑的成语故事


不稼不穑

拼音bù jià bù sè

基本解释稼:播种;穑:收获谷物。泛指不参加农业生产劳动。

出处《诗经 魏风 伐檀》:“不稼不穑,胡取禾三百廛兮?”


暂未找到成语不稼不穑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不稼不穑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小不忍则乱大谋 先秦 孔子《论语 卫灵公》:“巧言乱德,小不忍则乱大谋。”
仓皇失措 宋 王楙《野客丛书 魏证蒯通》:“不以事败而遽变前说,要胸中有守而然,异乎仓皇失措,遽变前说者也。”
亡矢遗镞 汉·贾谊《过秦论》:“秦无亡矢遗镞之费,而天下诸侯已困矣。”
群居终日,言不及义 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卫灵公》:“群居终日,言不及义,好行小惠,难矣哉!”
出于意表 唐·张读《宣室志》卷四:“一夕,风月晴莹,有扣门者,出视之,见一丈夫,衣冠甚伟,仪状秀逸。乔延入与坐,谈议朗畅,出于意表。乔重之,以为人无及者。”
窃玉偷花 明·孟称舜《死里逃生》第一出:“你犯天条,窃玉偷花,不想落地狱,带锁披枷。”
决痈溃疽 《南齐书·柳世隆传》:“今乃举兵内侮,奸回外炽,斯实恶熟罪成之辰,决痈溃疽之日。”
遗簪堕屦 唐·张说《让右丞相第二表》:“臣幸沐遗簪堕屦之恩,好生养志之德。”
二拇指头
有度有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