落荒而逃的成语故事


落荒而逃

拼音luò huāng ér táo

基本解释离开大路;逃向荒野。形容战败后狼狈地逃走。也比喻处于尴尬窘迫境地时狼狈而去。

出处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:“玄德望见‘地公将军’旗号,飞马赶来,张宝落荒而走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落荒而逃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落荒而逃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立贤无方 战国·邹·孟轲《孟子·离娄》:“汤执中立贤无方。”
庐山真面 清 杨伦《<杜诗镜铨>序》:“所谓万丈光焰化作百重云雾者,自非摧陷廓清,不见庐山真面。”
燃萁之敏 相传三国魏曹植在其兄曹丕的胁迫下七步成诗,诗中有“萁在釜下燃,豆在釜中泣”语。宋 宁参《白水县斋十咏》序:“曾无击钵之音,但愧燃萁之敏。”
避嚣习静 《追求》:“现在她已经住在医院里,既然不是有病,那就有点避嚣习静的意味了。”
走花溜水 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74回:“你莫象才来的那个和尚,走花溜水的胡缠。”
玩岁愒日 《左传 昭公元年》:“赵孟将死矣。主民,玩岁而愒日,其与几何?”《汉书 五行志中之上》引作“玩岁而愒日”。颜师古注:“玩,爱也。愒,贪也。”
池鱼之祸 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二四:“道士道:‘不出三年,世运变革。地方将有兵戈大乱,不产这光景了。你快择善地而居,免受池鱼之祸。’”
鞫爲茂草
梁苑隋堤
染丝之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