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履汤蹈火履汤蹈火的意思
tāngdǎohuǒ

履汤蹈火



履汤蹈火

意思解释

基本解释身入汤火。喻处苦难之境。

详细解释

身入汤火。比喻处苦难之境。

履汤蹈火[lǚtāngdǎohuǒ]

    比喻处于艰险苦难之中。

    《旧五代史.卷八八.晋书.李从璋传》:「复御家不法,其奴仆若履汤蹈火,忤其意者,或鞭之,或刃之。」

    出处《旧五代史·晋书·重俊传》:“复御家不法,其奴仆若履汤蹈火,忤其意者,或鞭之,或刃之。”


    基础信息

    拼音lǚ tāng dǎo huǒ

    注音ㄌㄩˇ ㄊㄤ ㄉㄠˇ ㄏㄨㄛˇ

    繁体履湯蹈火

    感情履汤蹈火是中性词。

    用法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处境。


    字义分解

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

※ 履汤蹈火的意思解释、履汤蹈火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。

相关成语


成语 解释
半夜三更 三更:旧时一夜分为五更;半夜子时为三更;即夜十一点至凌晨一点。
腰金衣紫 腰中挂着金印,身上穿着紫袍。指做了大官。
吹网欲满 对网吹气,欲使之满。比喻不可能。
一手一足 一个人的手足。指单薄的力量。
枝布叶分 比喻后裔支派分布甚广。
世济其美 指后代继承前代的美德。
声气相投 指朋友间思想一致,性情投合。
羊质虎形 质:本性。比喻外强内弱,虚有其表。
空谈快意 快意:使内心感到痛快。信口开河地高谈阔论,却不付诸行动,只是为了口头痛快。
忍苦耐劳 经得起艰苦的工作和生活。
翻江搅海 形容水势浩大。多喻力量或声势非常壮大。也形容吵闹得很凶或事情搞得乱七八糟。
良药苦口 良:好;苦口:口味苦。有疗效的好药往往味苦难吃。比喻劝诫、批评的话;虽然听起来不舒服;但很有益处。
从井救人 跳到井里去救人。原比喻徒然危害自己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行为。现多比喻冒险救人。
论甘忌辛 说到甘甜的就忌讳辛辣的。比喻有所好而偏执。
一饭之恩 一餐饭的恩德。指小恩。
埋没人才 不重视有才能的人,让其不能发挥作用。
三等九般 同“三等九格”。
不藏不掖 指毫无保留。
矫国更俗 匡正国事,改革敝俗。同“矫国革俗”。
衣冠甚伟 伟:壮美。衣着打扮壮观美好。
重床迭屋 见“重床迭架”。
邈若河汉 形容奇异怪诞之极。
神谋妙策 策:计策。神妙莫测的计策。
功均天地 均:同。功绩与天地等同。形容功劳极大。
得手应心 见“得心应手”。
喝六呼幺 指掷骰叫采,赌博喧闹。骰子的点从一到六。一叫做幺,染红色。掷时常呼喊以求胜。借指赌博。
相如病渴 病渴:有消渴的病。司马相如借口有消渴病,不去作官。比喻对作官没有兴趣。
慨乎言之 勿谓:不要说;预:预先。以后不要说没有跟你事先说过。指把话说在前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