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舟共济的成语故事


同舟共济

拼音tóng zhōu gòng jì

基本解释同坐一条船过河;比喻同心协力;共同渡过难关。舟:船;济:渡水。

出处先秦 孙武《孙子 九地》:“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,当其同舟而济。遇风,其相救也若左右手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同舟共济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同舟共济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举例发凡 晋 杜预《<春秋经传集解>序》:“其发凡以言例,皆经国之常制。”
勤学苦练 老舍《文艺学徒》:“在他的一幅作品里,四妙咸备,样样表现着他终生勤学苦练、奋斗不懈的精神。”
兵多者败 清 赵翼《陔馀丛考》:“古来用兵,往往兵多者败,差兵过多则号令不齐,气势不贯,必不能有臂指相使之用。”
山眉水眼
衣架饭袋 李栋《彩云归》:“对于‘日求三餐,夜求一宿’的衣架饭袋、凡夫俗子来说,佛门也许是个逃离苦海的福地。”
最可觞客
解衣盘礴
靡然乡风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儒林列传》:“公孙弘以《春秋》白衣为天下三公,封以平津侯。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。”
三昧真火
触目悲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