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舟共济的成语故事


同舟共济

拼音tóng zhōu gòng jì

基本解释同坐一条船过河;比喻同心协力;共同渡过难关。舟:船;济:渡水。

出处先秦 孙武《孙子 九地》:“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,当其同舟而济。遇风,其相救也若左右手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同舟共济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同舟共济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捷足先登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淮阴侯列传》:“秦失其鹿,天下共逐之,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。”
普天匝地 元·耶律楚材《和南质张学士敏之见赠》诗:“百尺竿头更移步,普天匝地生清风。”
南蛮鴃舌 《孟子 滕文公上》:“今也南蛮鴃舌之人,非先王之道。”
四海波静
虚室生白 《庄子 人世间》:“瞻彼阕者,虚室生白,吉祥止止。”
审慎从事 邓小平《关于政治体制改革问题》:“每项改革涉及的人和事都很广泛,很深刻,触及许多人的利益,会遇到很多的障碍,需要审慎从事。”
涸辙枯鱼 明·张景《飞丸记·怜儒脱难》:“吹嘘一点灵犀热,涸辙枯鱼沐浩波。”
同恶相党 《诗·大雅·皇矣》“维彼四国,爰究爰度”唐·孔颖疏:“言其同恶相党,共行虐政也。”
谗佞之徒 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83回:“谁想这伙官员,贪滥无厌,徇私作弊,克减酒肉。都是那等谗佞之徒,贪爱贿赂的人。”
一口颂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