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尔忘家的成语故事


国尔忘家

拼音guó ěr wàng jiā

基本解释尔:助词。为了国家而不顾家庭。

出处东汉 班固《汉书 贾谊传》:“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,国耳忘家,公耳忘私,利不苟就,害不苟去,唯义所在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国尔忘家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国尔忘家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反哺之私 晋 成公绥《乌赋》:“雏既壮而能飞兮,乃衔食而反哺。”
喙长三尺 庄周《庄子 徐无鬼》:“丘愿有喙三尺。”
百般折磨 宋 李昉《太平广记 精察二 孟简》:“土豪又叫村里的二十多个妇女……然后揪着她的头发把头往地上碰,百般折磨污辱,包君的妻子本来就瘦弱多病,并且怀有身孕,回到船上就死了。”
变服诡行 唐·韩愈《清边郡王杨燕奇碑文》:“变服诡行,日倍百里。”
耳闻目击 宋·刘克庄《后村全集·回刘汀州书》:“仆不佞,于世之杰士仁人,……皆耳闻目击,一旦因贤嗣显扬之请,遂得附名骥尾,以诏不朽,岂非幸欤!”
用之不竭 宋·苏轼《前赤壁赋》:“唯江上之清风,与山间之明月,耳得之而为声,目遇之而成色,取之无禁,用之不竭。”
无恶不为 《隋书·杨秀传》:“嫉妒于弟,无恶不为,无孔怀之情也。”
怕风怯雨 元·秦简夫《东堂老》第二折:“汤风冒雪,忍寒受冷;有一等人怕风怯雨,门也不出。”
同心共胆 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郑太传》:“不肯同心共胆,与齐进退。”
运斤如风 金·元好问《续夷坚志·贾叟刻木》:“平阳贾叟,无目而能刻神像……僧说贾初立木胎,先摸索之,意有所会,运斤如风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