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事不糊涂的成语故事


大事不糊涂

拼音dà shì bù hú tú

基本解释指在有关政治的是非问题上能坚持原则,态度鲜明。

出处《宋史·吕端传》:“端小事糊涂,大事不糊涂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大事不糊涂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大事不糊涂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异口同声 晋 葛洪《抱朴子 道意》:“左右小人,并云不可,阻之者众,本无至心,而谏怖者,异口同声。”
凡胎俗骨 明·无名氏《蕉帕记》第三出:“向来偏觅多人,皆系凡胎俗骨,无可下手。”
恍恍荡荡
聚讼纷纭 清 张元济《<水经注>跋》:“聚讼纷纭,几为士林一大疑案。”
白头如新,倾盖如故 汉·邹阳《狱中上书自明》:“语曰:‘白头如新,倾盖如故’何则?知与不知也。”
搴旗斩将 《吴子·料敌》:“然则一军之中,必有虎贲之士,力轻抗鼎,足轻戎马,搴旗斩将,必有能者。”
祸起萧墙 先秦 孔子《论语 季氏》:“吾恐季孙之忧,不在颛臾,而在萧墙之内也。”
强凫变鹤 语出《庄子·骈拇》:“凫胫虽短,续之则忧;鹤胫虽长,断之则悲。”
山阳笛声
流落异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