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而忘私的成语故事


公而忘私

拼音gōng ér wàng sī

基本解释为了公事而不考虑自己的私利。

出处汉 贾谊《治安策》:“化成俗定,则为人臣者,主耳忘身,国耳忘家,公耳忘私,利不苟就,害不苟去,唯义所在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公而忘私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公而忘私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龙争虎斗 元 马致远《汉宫秋》第二折:“文武每我不信你敢差排吕太后,枉以后龙争虎斗,都是俺鸾交凤友。”
倚马千言 南朝宋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 文学》:“桓宣武[桓温]北征,袁虎时从,被责免官。会须露布文,唤袁[袁宏]倚马前令作。手不掇笔,俄得七纸,殊可观。”
山雨欲来 郁达夫《大风圈外》:“这一种不平,怨愤,与被压迫的悲啼,以及人心跃跃山雨欲来的空气,实在还不只是一个教会学校里的舆情。”
鉥肝刿肾 明·宋濂《徐永舟墓铭》:“世号为晆州诗派,方舟恶取而讽咏之,鉥肝刿肾,期超迈之乃已。”
一斛凉州
大相迳庭 清·厉鹗《<江西诗社宗派图录>跋》:“嗟呼!几何不与吕公论世尚友之旨大相迳庭也哉!”
拔山盖世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项羽本纪》:“力拔山兮气盖世,时不利兮骓不逝。”
动中肯綮 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养生主》:“技经肯綮之未尝。”
形胜之国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:“秦形胜之国,带河山之险,县险千里,持戟百万。”
神魂摇荡 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八卷:“沈将仕看见李三情状,一发神魂摇荡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