哀兵必胜的成语故事


哀兵必胜

拼音āi bīng bì shèng

基本解释哀兵:由受迫而悲愤地奋起反抗的军队。一说“哀;悯也”。怜惜和慈爱士卒。①指因受欺侮而怀着激愤情绪为正义而战的军队一定能打胜仗。反引申为由横遭侵凌残害而悲愤满腔的国家和民族;能奋起抗战;必获胜利。②慈爱士卒而得人心者胜。

出处先秦 李耳《老子 德经》第69章:“祸莫大于轻敌,轻敌几丧吾宝,故抗兵相加,哀者胜矣。”三国 魏 王弼注:“抗,举也;加,当也。哀者必相惜,而不趣利避害,故必胜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哀兵必胜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哀兵必胜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春去冬来 《新编五代史平话·周史》:“不然,厉兵秣马,春去冬来,使贼兵疲于奔命,俟其势衰,收之未晚。”
嗷嗷待哺 清 戴名世《上刘木斋先生书》:“佣书客游,乞食自活,家累二十口,嗷嗷待哺。”
余业遗烈 《战国策·刘向书录》:“及春秋时,已四五百载矣,然其余业遗烈,流而未灭。”
相倚为命 宋·陆游《青阳夫人墓志铭》:“平生相倚为命兮,未尝轻去吾亲之傍。”
众目昭彰 明 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五卷:“在你家里搜出人腿来,众目昭彰,一传出去,不见得轻放过了你。”
一斑半点 宋·胡宏《胡子知言·复义》:“天命之谓性,流行发见于日用之间,患在学道者未见全体,窥见一斑半点,而执认己意,以为至诚之道。”《朱子语类》卷六七:“今人只是知得一斑半点,见得这些,所以不到极处也。”
叱石成羊 明·程登吉《幼学琼林》第四卷:“指鹿为马,秦赵高之欺主;叱石成羊,黄初平之得仙。”
割骨疗亲
文贵天成 宋·钱易《南部新书》:“李元宾言文贵天成,强不高也。”
絶仁弃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