仁义之兵的成语故事

拼音rén yì zhī bīng
基本解释兵:军队。伸张仁爱正义讨伐邪恶的军队。同“仁义之师”。
出处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三十一回:“丞相兴仁义之兵,吊民伐罪,官渡一战,破袁绍百万之众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仁义之兵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仁义之兵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一丘一壑 | 《汉书 叙传上》:“渔钓于一壑,则万物不奸其志;栖迟于一丘,则天下不易其乐。南朝宋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 品藻》:“端委庙堂,使百官准则,臣不如亮;一丘一壑,自谓过之。” |
沾沾自好 | 明·袁宗道《读〈孟子〉》:“好善与强知虑多闻识正相违,强知多闻必沾沾自好。” |
鸢飞戾天 | 《诗经·大雅·旱麓》:“鸢飞戾天,鱼跃于渊。” |
渺然一身 | 宋·陈亮《与石应之》:“古之君子以渺然一身而能与天地并立者,岂周旋上下委曲弥缝之所能办哉!” |
呼牛也可,呼马也可 | 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天道》:“昔者子呼我牛也,而谓之牛;呼我马也,而谓之马。” |
陨身糜骨 | 宋·司马光《乞罢条例司常平使疏》:“德泽汪洋,天隆地厚,非臣陨身糜骨所能报称。” |
不治生产 |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:“高祖为人,常有大度,不事家人生产作业。” |
识多才广 | 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55回:“他是晋国勋臣,识多才广。” |
堆垜死尸 | |
垄亩之臣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