息军养士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息:休息,修整。修整军队,积蓄力量,准备再战。
百科解释息军养士,汉语词语。
出处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66回:“按甲寝兵,息军养士,待时而动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xī jūn yǎng shì
注音ㄒ一 ㄐㄨㄣ 一ㄤˇ ㄕˋ
感情息军养士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作战等。
反义词穷兵黩武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以夷制夷(意思解释)
- 喘月吴牛(意思解释)
- 业精于勤(意思解释)
- 牢骚满腹(意思解释)
- 欣欣自得(意思解释)
- 漏网游鱼(意思解释)
- 抠心挖胆(意思解释)
- 本小利微(意思解释)
- 玄黄翻覆(意思解释)
- 三锤两棒(意思解释)
- 决一死战(意思解释)
- 专心一意(意思解释)
- 飘樊落溷(意思解释)
- 辞富居贫(意思解释)
- 朝思夕计(意思解释)
- 陶然自得(意思解释)
- 破涕成笑(意思解释)
- 祁寒溽暑(意思解释)
- 暮楚朝秦(意思解释)
- 哑口无声(意思解释)
- 云梦闲情(意思解释)
- 遭倾遇祸(意思解释)
- 破头烂额(意思解释)
- 秕者先行(意思解释)
- 心骛八极(意思解释)
- 谫谫屑屑(意思解释)
- 桃莱难悟(意思解释)
- 得江山助(意思解释)
※ 息军养士的意思解释、息军养士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不翼而飞 | 翼:翅膀;不翼:没有翅膀。没有翅膀就飞走了。形容消息等流传迅速;也比喻东西突然不见了。也作“无翼而飞”。 |
不以为然 | 然:对;不错。不认为是对的。表示不同意。有轻视的意思。 |
指鹿作马 | 比喻有意颠倒黑白,混淆是非。同“指鹿为马”。 |
今月古月 | 指月亮古今如一,而人事代谢无常。 |
鼓腹讴歌 | 拍着肚皮唱歌。指吃得饱而歌颂世道好。 |
拿不出手 | 由于不像样、不中看或经不起挑剔而不好意思亮出来。 |
不伦不类 | 伦:类。既不像这一类;也不像那一类。形容不正派或不规范。也指将互不相关的事物拿来作比拟。 |
众说纷纭 | 纷纭:言论、事情等多而杂乱。说法多而杂。 |
豺狼当涂 | 比喻暴虐奸邪的人掌握国政。 |
鹏游蝶梦 | 《庄子·逍遥游》载鲲化为鹏徙于南溟之事,又《齐物论》载庄周梦为胡蝶之事。后以“鹏游蝶梦”谓变幻夸诞之谈。 |
遥相应和 | 遥:远。远远地互相联系,互相配合。 |
此恨绵绵 | 绵绵:延续不断的样子。这种遗恨缠绕心头,永远不能逝去。 |
死生有命 | 指人的生死都是命中注定。 |
仙风道气 | 犹仙风道骨。 |
操矛入室 | 比喻深入了解对方,找出其纰漏,又以对方的论点来批驳对方。 |
反咬一口 | 原指没有抓住兽类,反而被它咬了一口。比喻遭到指责的人强词夺理反过来攻击指责他的人。 |
落拓不羁 | 落拓:亦作拓落;形容性情放浪;羁:束缚。形容人的行为自由奔放;无拘无束。 |
宁玉碎,毋瓦全 | 宁:宁愿;毋:不要。宁做玉器被打碎,不做陶器得保全。比喻宁愿为正义而死,决不苟且偷生 |
恨相见晚 | 见“恨相知晚”。 |
砥砺清节 | 砥砺:磨砺;清:清纯;节:节操。砥砺高尚的情操。 |
豁然雾解 | 豁然:形容开阔;解:消散。像雾消散一样,心中的疑团一下子消失了。 |
百战无前 | 所向无敌,形容人英勇善战。 |
继绝兴亡 | 绝:断绝;亡:灭亡。恢复已灭亡的国家,延续断绝了的世家。 |
黜邪崇正 | 斥退奸邪,崇尚正直。 |
滴滴拉拉 | 象声词。 |
忘本负义 | 忘记原来的情况,违背了情义。 |
澌灭无闻 | 埋没;无人知道。 |
胆怯心虚 | 形容理亏气馁,胆小害怕。出自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