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毛不拔的成语故事

拼音yī máo bù bá
基本解释连一根汗毛也不肯拔出来。形容为人十分吝啬;自私。
出处先秦 孟轲《孟子 尽心上》:“杨子取为我,拔一毛而利天下,不为也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一毛不拔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一毛不拔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朱朱白白 | 唐·韩愈《感春三首》:“晨游百花林,朱朱兼白白。” |
鼠雀之辈 | 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23回:“量鼠雀之辈,何足汗刀!” |
匪伊朝夕 | 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婴宁》:“我有志,匪伊朝夕。” |
鸿爪春泥 | 清·袁枚《随园诗话》卷一:“苕生乃寄余诗云:‘鸿爪春泥迹偶存,三生文字系精魂。’” |
眉目传情 | 元·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三本第一折:“只你那眉眼传情未了时。” |
显微阐幽 | 《周易 系辞下》:“夫《易》彰往而察来,而微显阐幽。” |
风雨漂摇 | 唐·李华《二孝赞》:“风雨漂摇,支体鳞皴。” |
翘蹄捻脚 | |
五尺微童 | |
犯关排闼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