栋折榱崩的成语故事


栋折榱崩

拼音dòng zhé cuī bēng

基本解释榱:椽子。正梁和椽子都毁坏了。比喻当政的人倒台或死去。

出处左丘明《左传 襄公三十一年》:“栋折榱崩,侨将厌焉,敢不尽言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栋折榱崩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栋折榱崩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钻木取火 唐·慧能《坛经·疑问品》:“若能钻木取火,淤泥定生红莲。”
古为今用 毛泽东《书信选集 致陆定一》:“古为今用,洋为中用。”
连篇累帧 清·周亮工《重阳后二日》诗:“连篇累帧真难竟,引睡能消字几行。”
平澹无奇
开国承家 《周易·师》:“大君有命,开国承家,小人勿用。”
鹄形鸟面 明归有光《送宋知县序》:“岁复荐饥,侯加意抚恤,向之逃亡者,鹄形鸟面,争出供役。”
任其自然 宋 周密《齐东野语 小儿疮痘》:“大要在固脏气之外,任其自然耳。”
衣绣夜游 汉 焦赣《易林 小过之否》:“衣绣夜游,与君相逢,除患解惑,使君不忧。”
蒹葭玉树 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容止》:“魏明帝使后弟毛曾与夏侯玄并坐,时人谓‘蒹葭倚玉树’。”
魂依姜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