齿亡舌存的成语故事


齿亡舌存

拼音chǐ wáng shé cún

基本解释亡:脱落,不存在。牙齿都掉了,舌头还存在。比喻刚硬的容易折断,柔软的常能保全。

出处汉·刘向《说苑·敬慎》:“夫舌之存也,岂非以其柔耶?齿之亡也,岂非以其刚耶?”


暂未找到成语齿亡舌存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齿亡舌存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富贵不能淫 先秦 孟轲《孟子 滕文公下》:“富贵不能淫,贫贱不能移,威武不能屈,此之谓大丈夫。”
人逢喜事精神爽 清 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七回:“人逢喜事精神爽,闷向心来瞌睡多。”
蓬荜生辉 宋 王柏《回赵星诸书》:“专使远临,俯授宝帖,联题累牍,蓬荜生光。”
勇猛精进 《无量寿经》上卷:“勇猛精进,志愿无惓。”
丸泥封关 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隗嚣传》:“元清以一丸泥为大王东封函谷关。”
螳螂黄雀 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四十三回:“打虎功思悬赏,杀人身被官拿,试看螳螂黄雀,劝君得意休夸。”
余韵绕梁 茅盾《关于长篇历史小说<李自成>的通信》:“行文如曼歌缓舞,余韵绕梁,耐人寻味。”
罪以功除 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马援传》:“臣闻《春秋》之义,罪以功除;圣王之祀,臣有五义。”
铸甲销戈 明·刘基《丙申岁十月还乡作》诗之七:“修文偃武君王意,铸甲销戈会有期。”
晦盲否塞 宋 朱熹《大学章句序》:“晦盲否塞,反复沉痼,以及五季之衰,而坏乱极矣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