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斟句酌的成语故事


字斟句酌

拼音zì zhēn jù zhuó

基本解释一字一句都推敲、斟酌。形容说话、作文章严谨慎重。斟酌:考虑;推敲。

出处清 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 滦阳消夏录一》:“《论语》、《孟子》,宋儒积一生精力,字斟句酌,亦断非汉儒所及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字斟句酌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字斟句酌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降志辱身 先秦 孔子《论语 微子》:“柳下惠,少连,降志辱身矣。”
千言万语 《鹖冠子 世兵》:“千言万语,卒赏谓何?”
富而无骄 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学而》:“子贡曰:‘贪而无谄,富而无骄,何如?’”
食不果腹 先秦 庄周《庄子 逍遥游》:“適莽苍者,三餐而反,腹犹果然。”
烦言碎辞 《汉书·刘歆传》:“分文析字,烦言碎辞。”
谑浪笑敖 《诗经 邶风 终风》:“终风且暴,顾我则笑,谑浪笑敖,中心是悼。”
东差西误 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二五:“原约一到任所差人进京图干此事,谁知所去的,多不得力。我这里好不盼望,不甫能勾回个信来,定是东差西误的。”
夸诞大言 《魏书·释老志》:“夸诞大言,不本人情。”
死无遗忧
死生不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