遁迹潜形的成语故事

拼音dùn jì qián xíng
基本解释遁、潜:隐藏。迹、形:踪迹,形迹。指隐藏踪迹和身形。
出处明·张景《飞丸记·园中落穽》:“若要行刺呵,要隐。当遁迹潜形,翦蔓除根才事稳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遁迹潜形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遁迹潜形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枝附叶连 | 《三国志·蜀志·姜维传》:“[姜维]故自危惧,不复还成都”裴松之注引晋·常璩《华阳国志》:“维恶黄皓恣擅,启后主欲杀之。后主曰:‘皓趋走小臣耳……君何足介意!’维见皓枝附叶连,惧于失言,逊辞而出。” |
悬崖峭壁 | 唐 刘长卿《望龙山怀道士许法棱》:“悬崖绝壁几千丈,绿萝袅袅不可攀。” |
雕盘绮食 | 唐·李白《扶风豪士歌》:“雕盘绮食会众客,吴歌赵舞香风吹。” |
三十六策,走为上策 | 《南齐书 王敬则传》:“檀公三十六策,走是上计,汝父子唯应急走耳。” |
仓卒主人 | 晋 葛洪《西京杂记》第四卷:“有仓卒客,无仓卒主人。” |
日乾夕惕 | 语出《易 乾》:“君子终日乾乾,夕惕若厉,无咎。” |
品竹弹丝 | 元·无名氏《货郎担》第四折:“又不会卖风流,弄粉调脂;又不会按宫商,品竹弹丝。” |
指顾间事 | 冯玉祥《我的生活》第32章:“这时奉系军阀老巢的攻破,郭部亦操左券,只是指顾间事了。” |
黄莺别主 | |
一目之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