立木南门的成语故事


立木南门

拼音lì mù nán mén

基本解释立木:竖木于地上。用具体事实来证明新的法令、制度一定要推行开来。多用于形容取信于民。

出处《史记·商君列传》:“令既具,未布,恐民之不信,已乃立三丈于国都市南门,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,民怪之,莫敢徙……有一人行徒之,辄予五十金,以明不欺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立木南门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立木南门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古为今用 毛泽东《书信选集 致陆定一》:“古为今用,洋为中用。”
以黑为白 《吕氏春秋·应同》:“父虽亲,以黑为白,子不能从。”
衣宽带松 元 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二本第四折:“一字字更长漏永,一声声衣宽带松。别恨离愁,变成一弄。”
革邪反正 晋·葛洪《抱朴子·勖学》:“荡汰积埃,革邪反正。”
蜻蜓撼石柱 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42回:“这行者即去拿瓶,——唉,莫想拿得他动。好像似蜻蜓撼石柱,怎生摇得半分毫?”
古木参天 清·李百川《绿野仙踪》第61回:“但见碧峰叠翠,古木参天,千红万紫,遍满幽谷。”
一木难支 隋 王通《文中子 事君》:“大厦将颠,非一木所支也。”
秋月春花 南唐·李煜《虞美人》词:“春花秋月何时了,往事知多少。”
焕然冰释 《清史稿·梅文鼎传》:“复取《授时历草》观之,乃焕然冰释,骀名异而实同,非徒似之而已。”
高世之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