立身行道的成语故事


立身行道

拼音lì shēn xíng dào

基本解释道:政治主张和思想。指修养自身,奉行道义。

出处南朝·梁·萧统《与晋安王纲令》:“明公儒学稽古,淳厚笃诚,立身行道,始终如一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立身行道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立身行道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因小失大 汉 刘昼《新论》:“灭国亡身为天下笑,以贪小利失其大利也。”
败不旋踵 唐 卢照邻《三国论》:“然而丧师失律,败不旋踵,奔波谦瓒之间,羁旅袁曹之手,岂拙于用武,将遇非常敌乎?”
迎头痛击 清 吴趼人《发财秘诀》第十回:“倘使此辈都是识事务熟兵机之员,外人扰我海疆时,迎头痛击,杀他个片甲不回。”
南州冠冕 《三国志·蜀书·庞统传》:“徽甚异之,称统当为南州士之冠冕。”
且听下回分解 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二回:“毕竟史进与三个头领怎地脱身,且听下回分解。”
八面见光 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十回:“张姑娘这几句话说得软中带硬,八面儿见光,包罗万象,把个铁铮铮的十三妹倒寄放在那里为起难来了。”
有板有眼 周立波《山那边人家》:“哭起来一数一落,有板有眼,好象唱歌,好听极了。”
虎步龙行 《宋书 武帝纪上》:“刘裕龙行虎步,视瞻不凡,恐不为人下,宜早为其所。”
七残八败
披根搜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