气吞万里的成语故事


气吞万里

拼音qì tūn wàn lǐ

基本解释气:气势;吞:吞掉。形容气魄宏大。

出处宋·辛弃疾《永遇乐·京口北固亭怀古》:“想当年,金戈铁马,气吞万里如虎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气吞万里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气吞万里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化敌为友 李英儒《野火春风斗古城》第12章:“我们说这就具备了化敌为友的条件。”
人心归向 《晋书·熊远传》:“人心所归,惟道与义。”
不打不成相识 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38回:“你两个今番却做个至交的弟兄。常言道:‘不打不成相识。’”
山重水复 宋·陆游《游山西村》诗:“山重水复疑无路,柳暗花明又一村。”
啮臂之好 清·二石生《十洲春语》卷下:“修月生与文香甚昵,素有啮臂之好。”
无所不作 宋·苏舜钦《论五事》:“变诈奇邪,无所不作,苟或败露,立便逃亡。”
指顾间事 冯玉祥《我的生活》第32章:“这时奉系军阀老巢的攻破,郭部亦操左券,只是指顾间事了。”
月下花前 唐 白居易《老病》诗:“尽听笙歌夜醉眠,若非月下即花前。”
水乳之合
唇焦舌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