剿抚兼施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指用武力清除及招降安置的两种方式来对待叛徒,造反的军队、及民众。
详细解释
用武力清除及招降安置的两种方式来对待叛徒,造反的军队、及民众。
《清史稿·许廷桂传》:“百龄乘闽、浙殄贼之后,剿抚兼施,遂如摧枯拉朽。”
百科解释剿抚兼施是一个汉语词语,读音为jiǎofǔjiānshī,是指用武力清除及招降安置的两种方式来对待叛徒,造反的军队、及民众。
基础信息
拼音jiǎo fǔ jiān shī
注音
近义词恩威并重,宽猛相济
反义词斩尽杀绝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讨价还价(意思解释)
- 黄牌警告(意思解释)
- 福无双降,祸不单行(意思解释)
- 滔滔不绝(意思解释)
- 攻城徇地(意思解释)
- 笑容满面(意思解释)
- 言者无意,听者有心(意思解释)
- 白骨露野(意思解释)
- 悬疣附赘(意思解释)
- 威而不猛(意思解释)
- 空谷白驹(意思解释)
- 知雄守雌(意思解释)
- 伸头缩颈(意思解释)
- 日长一线(意思解释)
- 两头担心(意思解释)
- 春花秋实(意思解释)
- 齐天洪福(意思解释)
- 未足轻重(意思解释)
- 宏材大略(意思解释)
- 弃车走林(意思解释)
- 班衣戏采(意思解释)
- 差若天渊(意思解释)
- 播穅眯目(意思解释)
- 三伏盛夏(意思解释)
- 视如己出(意思解释)
- 怜牙悧齿(意思解释)
- 七子八壻(意思解释)
- 龃龉不入(意思解释)
※ 剿抚兼施的意思解释、剿抚兼施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只争朝夕 | 比喻抓紧时间,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目的。 |
恋恋不舍 | 恋恋:留恋;舍:放下、离开。形容很留恋;不舍得离开。也作“恋恋难舍”。 |
立人达人 | 立:建树,成就;达:发达,显贵。旧指帮助人建立功业,提高地拉。 |
嫉闲妒能 | 嫉、妒:因别人好而忌恨。对品德、才能比自己强的人心怀怨恨。 |
宽宏大量 | 宽宏:度量大。形容心胸开阔;度量大;能容人、容事。也作“宽洪大量”。 |
百结悬鹑 | 比喻衣衫破烂。鹑鸟尾秃,像补缀百结,故云。 |
千里莼羹 | 千里湖里莼菜做的汤,味道鲜美,不必用盐豉做调味品。泛指有地方风味的土特产。 |
瘠牛羸豚 | 瘠:瘠瘦;羸:病弱的。瘦弱的牛和猪。比喻弱小的民族或国家。 |
潢池盗弄 | 见“潢池弄兵”。 |
慈乌反哺 | 慈:奉养;慈乌:乌鸦的一种,相传能反哺其母;反哺:乌雏长大,衔食哺其母。比喻子女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。 |
偷安旦夕 | 偷安:苟且求安;旦夕:早晚,形容时间短。只图眼前的一时安逸。 |
千里之足 | 原指千里马。后也用以比喻英俊的人才。 |
捉襟肘见 | 见“捉衿见肘”。 |
痛彻心腑 | 彻:贯通,深造。痛楚深彻于心底脏腑。形容受到极大的伤害。 |
入主出奴 | 原意是崇信了一种学说,必然排斥另一种学说;把前者奉为主人,把后者当作奴仆。后比喻学术思想上的宗派主义。 |
匹夫小谅 | 语本《论语·宪问》:“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,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。”后以“匹夫小谅”指普通老百姓所抱守的小节小信。 |
花花点点 | 形容杂乱无序的图案、斑点。 |
受制于人 | 制:控制,辖制。受别人所控制,不得自由。 |
鉥肝刿肾 | 同“鉥心刿目”。 |
三绝韦编 | 韦:熟牛皮。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。比喻读书勤奋刻苦。 |
敬授人时 | 亦作“敬授民时”。《书·尧典》:“乃命羲和,钦若昊天,历象日月星辰,敬授人时”。蔡沉集传:“人时,谓耕获之候”。《史记·五帝本纪》引作“敬授民时”。谓将历法付予百姓,使知时令变化,不误农时。后以“敬授人时”指颁布历书。 |
愚昧落后 | 愚蠢而不明事理,跟不上形势等。 |
戴眉含齿 | 见“戴发含齿”。 |
强枝弱本 | 喻地方势力强于中央,成尾大不掉之势。 |
孤军薄旅 | 旅:军队。指势力孤弱的军队或其他力量。 |
恍若隔世 | 恍:仿佛;世:三十年为一世。仿佛隔了一世。指因人事、景物变化很大而生的感触。 |
正经八摆 | 糊涂,没主见。不正派。随便,不严肃。 |
循循善导 | 指善于引导别人进行学习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