避难就易的成语故事


避难就易

拼音bì nán jiù yì

基本解释避:躲开,回避。避开困难的拣容易的做。

出处《元史 文宗纪四》:“大都总管刘原仁称疾,久不视事,及迁同知储政院事,即就职,侥幸巧宦,避难就易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避难就易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避难就易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璧坐玑驰
案无留牍 清 朱彝尊《商丘宋氏家乘》序:“一十七年,国奢示之以俭,事烦行之以简,月要岁会,久而案无留牍。”
遭劫在数 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三十四回:“他竟要弄得到一处,这人也就算个遭劫在数的了!”
放纵不拘 《汉书·游侠传·陈遵》:“竦博学通达,以谦俭自守,而遵放纵不拘,操行虽异,然相亲友。”
人生路不熟 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14卷:“欺他是个单身穷军,人生路不熟,料没有人晓得他来踪去迹。”
承嬗离合
弃文存质 范文澜《中国通史》第三编第一章第五节:“他们首创了弃文存质,保存经意,照原本直译的方法,因而为后来译家所遵守。”
踏步不前 刘白羽《第二个太阳》第三章:“你们以为武汉在望,唾手可得,为什么我们倒在这儿踏步不前?”
年老龙钟 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鬼作筵》:“尔母年老龙钟,不能料理中馈。”
功归冕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