恬不知耻的成语故事


恬不知耻

拼音tián bù zhī chǐ

基本解释指对卑劣的或不光彩的行为安然处之;不以为耻。恬:安然、满不在乎。

出处宋 吕祖谦《东莱博议 卫礼至杀邢国子》:“卫礼至行险侥幸而取其国,恬不知耻,反勒其功于铭,以章示后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恬不知耻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恬不知耻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缠绵床第 梁启超《新民说》第17节:“弱冠而后,则又缠绵床第,以耗其精力。”
千峰百嶂 宋·陆游《晚泊》:“身游万死一生地,路入千峰百嶂中。”
吴带当风 宋·郭若虚《图画见闻志·论曹吴体法》:“吴带当风,曹衣出水。”
不甘后人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李将军列传》:“而广不甘后人,然无尺寸之功以得封邑者,何也?”
弱水之隔 宋·胡继宗《书言故事·地理类》:“远不能到,云如有弱水之隔。”
器宇轩昂 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43回:“张昭等见孔明丰神飘洒,器宇轩昂,料道此人必来游说。”
枕戈寝甲 《晋书 赫连勃勃载记》:“朕无拔乱之才,不能弘济兆庶,自枕戈寝甲,十有二年,而四海未同,遗寇尚炽。”
武偃文修 明汤显祖《还魂记 榜下》:“正此引奏,前日先生看定状元试卷,蒙圣旨武偃文修,今其时矣!”
祸稔恶盈 宋·王懋《野客丛书·宣帝待霍氏》:“今霍氏祸稔恶盈,帝岂不能治之哉?”
謇谔自负 《明史·夏言传》:“性警敏,善属文。及居言路,謇谔自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