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百害而无一利的成语故事

拼音yǒu bǎi hài ér wú yī lì
基本解释百害:泛指许多坏处。有许多坏处,没有一点好处。
暂未找到成语有百害而无一利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有百害而无一利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鸟声兽心 | 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刘陶传》:“四方私言,云角等窃入京师,战视朝政,鸟声兽心,私共鸣呼。” |
背信弃义 | 《北史 周纪下 高祖武帝》:“背惠怒邻,弃信忘义。” |
跋前踬后 | 唐 韩愈《昌黎集 进学解》:“然而公不见信于人,私不见助于友。跋前踬后,动辄得咎”。 |
得人死力 | 《晋书·贾充传》:“诞再在扬州,威名夙著,能得人死力。” |
打马虎眼 | 老舍《骆驼祥子》:“待了会儿,他把钱拿起来:‘三十?别打马虎眼!’” |
甘旨肥浓 | 南朝·梁·沈约《述僧中食论》:“扰之大者,其事有三:一则势利荣名,二则妖妍靡曼,三则甘旨肥浓。” |
局地扣天 | 宋·李清照《投翰林学士纂熧礼启》:“局地扣天,敢效谈娘之善诉;升堂入室,素非李赤之甘心。” |
忿不顾身 | 《镜花缘》第三七回:“林兄因感世子之情,唐兄只知惟义是趋,都是忿不顾身,竟将王宫内院视为儿戏。” |
血竭髯枯 | 清·周亮工《书影》第六卷:“此六朝以下,温李诸公血竭髯枯,矜诧累日者,子于受戒一刻,随口而答。” |
隐恶扬美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