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琴俱亡的成语故事


人琴俱亡

拼音rén qín jù wáng

基本解释俱:全,都;亡:死去,不存在。形容看到遗物,怀念死者的悲伤心情。

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 伤逝》:“弦既不调,掷地云:‘子敬子敬,人琴俱亡!’恸绝良久,月余亦卒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人琴俱亡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人琴俱亡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恶稔祸盈 《周书 武帝纪》:“伪齐违信背约,恶稔祸盈。”
流脍人口 明·王世贞《曲藻》:“杨状元慎才情盖世,所著有《洞天玄记》、《陶情乐府》、《续陶情乐府》,流脍人口,而颇不为当家所许。”
从容应对 明·李贽《焚书·杂述·豫约》:“有问乃答,不问即默,安闲自在,从容应答,不敢慢之,不可敬之。”
哭天喊地 凌力《少年天子》第六章:“公堂上三十棍打下来,大人都要哭天喊地,他小小年纪却一声不哼。”
穷儿乍富 元·无名氏《看钱奴》第一折:“尊神,这等穷儿乍富……”
无瑕白玉 清·孔尚任《桃花扇·奇扇》:“得保住这无瑕白玉身,免不得揉碎如花貌。”
口燥脣干
长幼妍媸
甄繁就简
明参日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