磕头撞脑的成语故事


磕头撞脑

拼音kē tóu zhuàng nǎo

基本解释犹言碰来碰去。谓到处都能碰到。形容人多互相挤碰。如:庙中人甚多,称得是磕头撞脑。以头撞人,表示不依不饶。


暂未找到成语磕头撞脑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磕头撞脑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飞蛾扑火 《梁书 到溉传》:“如飞蛾之赴火,岂焚身之可吝。”
红光满面 清·韩邦庆《海上花列传》第37回:“嘴边衔著牙嘴香烟,鼻端架著墨晶眼镜,红光满面,气象不同,直上楼头,东张西望。”
神不守舍 清 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》:“疲乏之极,神不守舍。”
夫妇反目 清·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82回:“自此谭、巫夫妇反目难以重好。”
付之丙丁 《吕氏春秋·孟夏纪》:“其日丙丁。”
昊天罔极 《诗经 小雅 蓼莪》:“欲报之德,昊天罔极。”
口腹之累 汉·班固《东观汉记·闵贡》:“仲叔怪而问之,知,乃叹曰:‘闵仲叔岂以口腹累安邑邪?’遂去,客沛。”
一日万里 唐 苏鹗《杜阳杂编》中卷:“且安天下用将帅,如造大舟以越沧海,其功则多,其成则大,一日万里,无所不屈。”
弃琼拾砾 晋·葛洪《抱朴子·博喻》:“捐荼茹蒿者必无识甘之口;弃琼拾砾者必无甄珍之明。”
乾纲独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