龙首豕足的成语故事


龙首豕足

拼音lóng shǒu shǐ zú

基本解释犹言牛头不对马嘴。谓对书义的解释与原旨相去甚远,风马牛不相及。

出处南朝·梁·梁元帝《金楼子·立言》:“龙首豕足,随时之义;牛头马髀,强相附会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龙首豕足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龙首豕足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迷离扑朔 南宋 郭茂倩《乐府诗集 横吹曲辞五 木兰诗》:“雄兔脚扑朔,雌兔眼迷离,双兔傍地走,安能辨我是雄雌!”
味如鸡肋 《三国志·魏志·武帝纪》裴松之注引《九州春秋》曰:“夫鸡肋,弃之如可惜,食之无所得,以比汉中,知王欲还也。”
金石不渝 宋·欧阳修《除许怀德制》:“享爵禄之崇高,荷宠灵之优渥,挺金石不渝之操。”
国是日非 明·余继登《典故纪闻》第十卷:“自是朝政反复,国是日非,卒至夷虏之祸。”
毛发倒竖 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20回:“腾读毕,毛发倒竖,咬牙嚼舌,满口流血。”
晨参暮省 《敦煌变文集·欢喜国王缘》:“夫人既去,王乃难留。便使嫔妃,相随至舍。莫不晨参暮省,送药送茶。”
绳先启后 宋·岳飞《题许虎侯像》:“至德显忠,绳先启后。”
楚歌四面 清 陈维崧《河传 虞美人花》词:“楚歌四面,战旗一片,岁岁江东。”
葛巾野服 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二卷:“这国能葛巾野服,扮作了道童模样。”
踣不复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