尊师重道的成语故事


尊师重道

拼音zūn shī zhòng dào

基本解释尊:尊敬;重:重视;道:道理。尊敬师长;重视应该遵循的道理。

出处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孔僖传》:“臣闻明王圣主,莫不尊师敬道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尊师重道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尊师重道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任人唯亲 毛泽东《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》:“过去张国焘的干部政策与此相反,实行‘任人唯亲’,拉拢私党,组织小派别。”
语焉不详 唐 韩愈《原道》:“荀与杨也,择焉而不精,语焉而不详。”
闭户读书 《隋书 卢思道传》:“思道读之,多所不解,于是感激,闭户读书,师事河间邢才子。”
心神不定 《平妖传》第五回:“这般繁华去处,怕你们心神不定,惹出什么事非来。”
截趾適履
以锥餐壶 《荀子 劝学》:“不道礼宪,以《诗》、《书》为之,譬之犹以指测河也,以戈舂黍也,以锥餐壶也,不可以得之矣。”
视为寇雠 《孟子·离娄下》:“君之视臣如土芥,则臣视君如寇雠。”
心如悬旌 《战国策·楚策一》:“寡人卧不安席,食不甘味,心摇摇如悬旌,而无所终薄。”
踟蹰不前 宋 郭茂倩《乐府诗集 陌上桑古辞》:“使君从南业,五马立踟蹰。
逐名趋势 晋·葛洪《抱朴子·交际》:“世俗之人,交不论志,逐名趋势,热来冷去,见过不改,视迷不救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