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愧屋漏的成语故事

拼音bù kuì wū lòu
基本解释愧:惭愧;屋漏:古代室内西北角安放小帐的地方。原意是虽在宗庙里,但无愧畏之心。后比喻即使在暗中也不做坏事,不起坏念头。
出处《诗经 大雅 抑》:“相在尔室,尚不愧于屋漏。”毛传:“西北隅谓之屋漏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不愧屋漏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不愧屋漏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难能可贵 | 宋 苏轼《荀卿论》:“子路之勇,子贡之辩,冉有之智,此三子者,皆天下之所谓难能而可贵者也。” |
万象森罗 | 南朝 梁 陶弘景《茅山长沙馆碑》:“夫万象森罗,不离两仪所育。” |
打道回府 | 徐贵祥《历史的天空》第12章:“将大卸几块的枪炮埋在筐下,上面盖上蓑衣,兴高采烈地打道回府。” |
手疾眼快 | 明 吴承恩《西游记》:“原来悟空手疾眼快,正在那混乱之时……哪吒脑后,着左膊上一棒打来。” |
群居穴处 | 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隗嚣传》:“王之将吏,群居穴处之徒,人人抵掌,欲为不善之计。” |
尧天舜日 | 南朝·梁·沈约《四时白纻歌》:“佩服瑶草驻容色,舜日尧年欢无极。” |
大破大立 | |
折冲之臣 | 《汉书·王尊传》:“刺讥不惮将相,诛恶不避豪强,诛不制之贼,解国家之忧,功著职修,威信不废,诚国家爪牙之吏,折冲之臣。” |
色艺双全 | |
脣亡齿寒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