盖棺论定的成语故事


盖棺论定

拼音gài guān lùn dìng

基本解释盖上棺材盖,才能下结论。人死后对其一生作出评价。

出处《明史 刘大夏传》:“人生盖棺论定,一日未死,即一日忧责未已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盖棺论定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盖棺论定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左顾右盼 三国 魏 曹植《与吴季重书》:“左顾右盼,谓若无人,岂非吾子壮志哉!”
六亲不认 张天翼《万仞约》:“那名堂一立,就六亲不认了。”
扶善惩恶 郭沫若《文学与社会》:“使人们明确地辨别是非,把爱与憎的感情深刻化,从而加强团结的力量,而移入扶善惩恶的行动。”
目击道存 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田子方》:“若夫人者,目击而道存矣,亦不可以容声矣。”
哀毁瘠立 唐 张鷟《朝野佥载 补辑》:“(崔浑)丁母艰,勺饮不入口,哀毁瘠立。”
赤口白舌 唐 卢仝《月蚀》诗:“鸟为居停主人不觉察,贪向何人家,行赤口毒舌,毒虫头上却吃月,不啄杀。
枕方寝绳 《淮南子·览冥训》:“和春阳夏,杀秋约冬,枕方寝绳。”高诱注:“方,榘四寸也。寝绳,直身而卧也。”杨树达证闻:“寝绳谓织绳为床,人寝其上。”
八观六验
谴责小说
情深义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