依草附木的成语故事


依草附木

拼音yī cǎo fù mù

基本解释原指鬼神有所依凭,擅作威福。后比喻凭借他人势力,为非作歹。也比喻不能自立,依靠别人。

出处元 康进之《李逵负荆》第二折:“想必有那依草附木,冒着俺家名姓,做这等事情的,也不可知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依草附木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依草附木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飞黄腾达 元 无名氏《刘弘嫁婢》第三折:“李春郎飞黄腾达,赖长者恩荣德化。”
小里小气 欧阳山《三家巷》:“日本人总是啰啰嗦嗦,小里小气的。”
切切私议 清·韩邦庆《海上花列传》第44回:“替子富另烧一口,为此对躺在烟榻上,切切私议。”
一箭之地 元 无名氏《博望烧屯》:“放我一箭之地,埋锅造饭去。”
一丝不乱
失之毫厘,差以千里 《陈书 虞荔传》:“夫安危之兆,祸福之机,匪独天时,亦由人事。失之毫厘,差以千里。是以明智之士,据重位而不倾,执大节而不失,岂惑于浮辞哉?”
天机不可泄露 清 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七回:“那时老先生尚不曾高发,天机不可泄露,所以晚生就预先回避了。”
时无再来 宋 邵雍《不再吟》:“春无再至,花无再开;人无再少,时无再来。”
临难无慑 唐·张说《齐黄门侍郎卢公神道碑》:“公处屯安贞,赋诗颓饮,视得失蔑如也,临难无慑。”
假热佯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