掩耳盗铃的成语故事

拼音yǎn ěr dào líng
基本解释掩:遮盖;盗:偷。把耳朵捂住偷铃铛;以为自己听不见;别人也不会听见。比喻自欺欺人。
出处战国 吕不韦《吕氏春秋 自知》:“百姓有得钟者,欲负而走,则钟大不可负。以椎毁之,钟况然有声。恐人闻之而夺己也,遽掩其耳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掩耳盗铃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掩耳盗铃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小人得志 | 南朝·宋·何承天《为谢晦檄京邑》:“若使小人得志,君子道消。” |
十里洋场 | 茅盾《健美》:“我们这十里洋场实在还不过是畸形的殖民地化的资本主义社会。” |
八音遏密 | 《尚书 舜曲》:“百姓如丧考妣。三载,四海遏密八音。” |
追欢作乐 | 元·王实甫《丽春堂》第三折:“琼英,你到那里,好生追欢作乐,务要丞相欢喜。” |
不知所可 | 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31回:“不想这番好意把个可左可右的安公子此时倒弄到左右不知所可。” |
怀质抱真 | 《梁书 武帝纪上》:“其有勇退忘进,怀质抱真者,选部或以未经朝谒,难于进用。” |
长恶靡悛 | 《隋书 炀帝纪下》:“朕以许其改过,乃诏班师,而长恶靡悛,宴安鸩毒,此而可忍,孰不可容!” |
枭视狼顾 | 战国·卫·吴起《吴子·励士》:“今使一死贼伏于旷野,千人追之,莫不枭视狼顾,何者?恐其暴起而害己也。” |
拥彗扫门 | |
手如柔荑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