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令而信的成语故事


不令而信

拼音bù lìng ér xìn

基本解释令:命令;信:信服。不用三令五申能使之遵守服从。

出处春秋·齐·孙武《孙子·九地》:“不约而亲,不令而信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不令而信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不令而信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犹豫不决 西汉 刘向《战国策 赵策三》:“平原君犹豫未有所决。”
貌合行离 晋·葛洪《抱朴子·勤求》:“口亲心疏,貌合行离。”
今夕有酒今夕醉 茅盾《子夜》:“你的危言诤论,并不能叫小杜居安思危,反使得他决心去及时行乐,今夕有酒今夕醉!”
观今宜鉴古 《增广贤文》:“观今宜鉴古,无古不成今。”
尖嘴猴腮 清 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三回:“象你这尖嘴猴腮,也该撒泡尿自己照照!不三不四,就想天鹅屁吃。”
扶危持倾 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许靖传》:“今日足下扶危持倾,为国柱石。”
履穿踵决 《庄子 让王》:“捉襟而肘见,纳履而踵决。”
搬口弄唇 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43回:“又见我两日不回,必有人搬口弄舌,想是疑心,不做买卖。”
伸冤理枉 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二十一:“大略多守着现成的案,能有几个伸冤理枉的?”
半明不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