擒龙捉虎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擒住老虎捉拿蛟龙。比喻降伏强敌,本领高强。
出处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27回:“直教打翻拽象拖牛汉,攧倒擒龙捉虎人。”
例子清·钱彩《说岳全传》第17回:“要图定国安邦计,预备擒龙捉虎人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qín lóng zhuō hǔ
注音ㄑ一ㄣˊ ㄌㄨㄥˊ ㄓㄨㄛ ㄏㄨˇ
繁体擒龍捉虎
感情擒龙捉虎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人的本事。
近义词擒龙缚虎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亦复如是(意思解释)
- 沟满壕平(意思解释)
- 以身试法(意思解释)
- 散灰扃户(意思解释)
- 痛心病首(意思解释)
- 防不及防(意思解释)
- 食不糊口(意思解释)
- 狂朋怪侣(意思解释)
- 趋前退后(意思解释)
- 杖节把钺(意思解释)
- 轻骑简从(意思解释)
- 磕头碰脑(意思解释)
- 求过于供(意思解释)
- 洗心革意(意思解释)
- 驱羊攻虎(意思解释)
- 东播西流(意思解释)
- 一唱百和(意思解释)
- 浮萍浪梗(意思解释)
- 有你不多,无你不少(意思解释)
- 小屈大伸(意思解释)
- 以宫笑角(意思解释)
- 春韭秋菘(意思解释)
- 福与天齐(意思解释)
- 十二因缘(意思解释)
- 磊磊明明(意思解释)
- 一力吹嘘(意思解释)
- 熊罴之师(意思解释)
- 怀安丧志(意思解释)
※ 擒龙捉虎的意思解释、擒龙捉虎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米盐博辩 | 比喻议论广博细杂。 |
饥寒交迫 | 交:一齐;迫:逼迫。饥饿、寒冷一齐袭来。形容生活极端贫困。 |
天各一方 | 各在天底下的一边。形容离别后各居一地;相距遥远。 |
牵牛织女 | 指牵牛星、织女星。亦指古代神话中的牛郎、织女。 |
连中三元 | 三元:科举制度称乡试、会试、殿试的第一名为解元、会元、状元,合称“三元”。接连在乡试、会试、殿试中考中了第一名。 |
玄之又玄 | 形容事理非常奥妙,不易理解。 |
翩若惊鸿 | 翩:轻快;轻盈。轻快得像惊飞的鸿雁;形容姿态轻盈。 |
遗德馀烈 | 指先人留下的德泽和功业。 |
忧国忘家 | 因忧虑国事而不考虑自己的家事。 |
砌词捏控 | 捏造事实来控告。 |
欲速反迟 | 速:快;迟:慢。指过于性急图快,反而不能很快达到目的。 |
啮雪吞毡 | 汉朝苏武被匈奴单于囚禁于大窖中,不供应饮食,苏武乃嚼雪混同毡毛而吞食。事见《汉书·苏建传》。后用以比喻困境中艰难的生活。 |
捷足先得 | 捷:快;敏捷;足:脚步。跑得快先得到。指行动敏捷的人先达到目的。 |
人亡邦瘁 | 《诗·大雅·瞻卬》:“人之云亡,邦国殄瘁。”毛传:“殄,尽;瘁,病也。”郑玄笺:“贤人皆言奔亡,则天下邦国,将尽困穷。”后因以“人亡邦瘁”谓贤者不在位,国家因而衰败。 |
奈上祝下 | 指畏首畏尾的很为难的样子。 |
流血千里 | 形容死伤非常多。 |
十二万分 | 形容程度极深。 |
铁壁铜山 | 比喻坚强可靠的势力。 |
道古稽今,言远合近 | 道:讲;稽:考核;合:契合。谈论古时的事要结合今天的实际,说远处的事要结合眼前的事。 |
半文不白 | 见“半文半白”。 |
魂消魄夺 | 同“魂飞魄散”。 |
逼不得已 | 逼:逼迫。迫不得已。 |
以资切磋 | 资:帮助;切磋:古代把兽骨、象牙磨制成器物。借以帮助共同研究。 |
犁庭扫闾 | 犁平他的庭院,扫荡他的村庄。比喻彻底摧毁敌方。庭:庭院。扫:扫荡。闾:里巷的门。 |
率陀天院 | 佛教语。指兜率天内院,即弥勒净土。见《弥勒上生经》。 |
一筹不画 | 一点办法也没有;无计可施。 |
师老民疲 | 指用兵的时间太长,兵士劳累,士气低落。 |
荡然肆志 | 藐视世俗,放荡心志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