披霜带露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意思是身披寒霜,头顶寒露。形容星夜兼程赶路。出自清·李百川《绿野仙踪》第回。
详细解释
清·李百川《绿野仙踪》第@@@@@回
“披霜带露许多日子,方到了成安县。”
百科解释【名称】披霜带露【拼音】pīshuāngdàilù【解释】身披寒霜,头顶寒露。形容星夜兼程赶路【出处】清·李百川《绿野仙踪》第25回:“披霜带露许多日子,方到了成安县。”【用法】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用于赶路等
基础信息
拼音pī shuāng dài lù
注音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薪贵于桂(意思解释)
- 竭诚相待(意思解释)
- 不刊之书(意思解释)
- 象耕鸟耘(意思解释)
- 默契神会(意思解释)
- 徐娘半老(意思解释)
- 以骨去蚁(意思解释)
- 临敌易将(意思解释)
- 寻欢作乐(意思解释)
- 狮子搏兔(意思解释)
- 日丽风和(意思解释)
- 疑鬼疑神(意思解释)
- 去就之际(意思解释)
- 王公贵戚(意思解释)
- 机不可失,失不再来(意思解释)
- 此疆彼界(意思解释)
- 好事不出门,恶事传千里(意思解释)
- 卑辞厚礼(意思解释)
- 梨眉艾发(意思解释)
- 摘瑕指瑜(意思解释)
- 争长争短(意思解释)
- 不误农时(意思解释)
- 气吞虹霓(意思解释)
- 挈领提纲(意思解释)
- 退食自公(意思解释)
- 贻玷阀阅(意思解释)
- 难素之学(意思解释)
- 力能胜贫(意思解释)
※ 披霜带露的意思解释、披霜带露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倒屣相迎 | 屣:鞋。古人家居脱鞋席地而坐,争于迎客,将鞋穿倒。形容热情欢迎宾客。 |
冤天屈地 | 形容非常冤枉委屈。 |
如振落叶 | 形容轻而易举。 |
思如涌泉 | 才思犹如喷出的泉水。形容人的才思敏捷,才力充沛。 |
一手独拍,虽疾无声 | 疾:急速,猛烈。比喻一个人或单方面的力量难以办事。 |
狼吞虎餐 | 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。 |
膏肓之疾 | 指不可医治的绝症。 |
九天仙女 | 指天上的仙女,比喻绝色美女。 |
怒气填胸 | 胸中充满了愤怒。形容愤怒到了极点。 |
花辰月夕 | 有鲜花的早晨,有明月的夜晚。指美好的时光和景物。同“花朝月夕”。 |
乌烟瘴气 | 乌:黑。瘴气:南方的林中的湿热空气。原指环境污染。多比喻环境嘈杂;秩序混乱;风气不正或社会黑暗。 |
帮虎吃食 | 比喻帮助恶人做坏事。 |
百里之才 | 百里:方圆百里之地;才:才能。指能治理方圆百里地区的人才。 |
天理昭彰 | 昭彰:明显。旧称天能主持公道,善恶报应分明。 |
紧行无善踪 | 比喻做事急于求成就不可能完美无缺。 |
以势压人 | 以:凭借。凭借自己的权势去压制别人。 |
赤口毒舌 | 赤:火红色。形容言语恶毒,出口伤人。 |
坠溷飘茵 | 见“坠茵落溷”。 |
计日以俟 | 数着日子等待。极言盼望之殷切。 |
接应不暇 | 暇:空闲。指美景繁多,来不及观赏。后多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,应付不过来。 |
哕心沥血 | 哕:呕吐;沥:滴。吐出心,流出血。比喻费尽心思和精力。 |
雨旸时若 | 语本《书·洪范》:“曰肃,时雨若;曰乂,时旸若。”后用“雨旸时若”谓晴雨适时,气候调和。 |
眼花耳热 | 两眼昏眩,双耳燥热。形容饮酒微醉时的感觉。 |
梦见周公 | 周公:西周初著名政治家,孔子心目中的理想人物。原为孔子哀叹自己体衰年老的辞句。后多作为瞌睡的代称。 |
一曲之士 | 思想见解偏于一端的人。出自《庄子·天下篇》。 |
目如悬珠 | 触目:目光所及。故:旧的,过去的,本来的。满眼看到的都是过去的老样子。 |
锦被一床 | 比喻请求别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、庇护。 |
戎马倥惚 | 在战争中军务紧迫繁忙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