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死有余罪死有余罪的意思
yǒuzuì

死有余罪



死有余罪

意思解释

基本解释犹死有余辜。

详细解释

犹死有余辜。形容罪大恶极,即使处死刑也抵偿不了他的罪恶。

百科解释【名称】死有余罪【拼音】sǐyǒuyúzuì【解释】犹死有余辜。形容罪大恶极,即使处死刑也抵偿不了他的罪恶。【出处】《汉书·平当传》:“吾居大位,已负素餐之责矣,起受侯印,还卧而死,死有余罪。”【事例】况且张献忠识字不多,你替他草飞檄辱骂朝廷,直斥皇上,实系~!★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二卷第二十四章

出处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平当传》:“吾居大位,已负素餐之责矣,起受侯印,还卧而死,死有余罪。”

例子清·石玉昆《小五义》第35回:“死有余罪的人,身该万死的人,寨主还有这般优待。”


基础信息

拼音sǐ yǒu yú zuì

注音ㄙˇ 一ㄡˇ ㄩˊ ㄗㄨㄟˋ

繁体死有余辠

感情死有余罪是中性词。
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;指罪大恶极。

近义词死有余辜

英语Death would not be a sufficient punishment for his crimes.


字义分解

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

※ 死有余罪的意思解释、死有余罪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。

相关成语


成语 解释
呀呀学语 形容婴儿咿咿呀呀地学大人说话的神情。
流离失所 流离:流落;失散;失所:失去住所。流落离散;无处安身。
首尾相应 应:接应。原指作战时各部密切配合;互相接应。
哭丧着脸 心里不愉快,脸上显出不高兴的样子。
肤受之愬 指谗言。肤受,谓浮泛不实,或谓利害切身。
冥行盲索 比喻不明情况而工作。
须臾之间 须臾:片刻。指极短的时间。
报仇雪耻 雪:洗刷;除去。报冤仇;除耻辱;也作“报怨雪耻”。
相顾失色 相互看视而面部变色。形容几个人一起做惊恐状。
一床锦被遮盖 比喻请求别人通融、庇护。
画沙聚米 在沙上画地图,聚米为山谷,指画军事形势,运筹决策。
大肆挥霍 大肆:任意;放纵。无节制地大量花钱。
饿虎攒羊 攒:赶。饥饿的老虎追赶一只羊羔。比喻迅猛贪婪。
打诨插科 见“撒科打诨”。
惊风骇浪 喻使世俗震动、极不寻常。
削职为民 撤掉官职,降为平民。
没屋架梁 比喻无中生有。
从轻发落 发落:处分,处置。指处罚从宽,轻予放过。
遗风余俗 前代遗留下来的风俗。
含冰茹檗 见“饮冰食檗”。
妄谈祸福 无根据地预言祸福之事。
虚美熏心 虚:虚假;熏心:迷了心窍。被美好的假象所迷惑。
血气之勇 指凭一时感情冲动产生的勇气。
颇负盛名 相当的有名声,形容名人或名物名气很大。
肃然无声 肃然:形容十分恭敬的样子。无声:没有声音。肃:庄重,严肃。形容非常安静,严肃恭敬的样子。
三十六物 佛教称人身有三十六种不净之物,如毛、发、爪、齿、泪、液、唾、屎、溺等。
黏恡缴绕 谓胶着在一起,纠缠不休。
贾马服郑 指汉朝的四位经学大师:贾逵﹑马融﹑服虔﹑郑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