尝鼎一脔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鼎:古代炊具,三足两耳;脔:切成块的肉。尝鼎里一片肉,就可以知道整个鼎里的肉味。
详细解释
鼎:古代炊具,三足两耳;脔:切成块的肉。尝鼎里一片肉,就可以知道整个鼎里的肉味。
那上等的,自有一班王孙公子去问津,那下等的,也有那些逐臭之夫,垂涎着~。◎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一回
百科解释尝鼎一脔大意:尝鼎里一片肉,就可以知道整个鼎里的肉味。比喻根据部分可推知全体。也写作一脔之鼎。
出处战国 吕不韦《吕氏春秋 察今》:“尝一脟肉而知一镬之味、一鼎之调。”
例子那上等的,自有一班王孙公子去问津,那下等的,也有那些逐臭之夫,垂涎着尝鼎一脔。(清 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一回)
基础信息
拼音cháng dǐng yī luán
注音ㄔㄤˊ ㄉ一ㄥˇ 一 ㄌㄨㄢˊ
繁体嘗鼎一臠
感情尝鼎一脔是中性词。
用法动宾式;作谓语;比喻根据部分可以推断全部。
近义词闻一知十
英语straws in the wind―from one learn all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缘悭分浅(意思解释)
- 续凫截鹤(意思解释)
- 连根带梢(意思解释)
- 色即是空(意思解释)
- 思前想后(意思解释)
- 乜斜缠帐(意思解释)
- 万籁无声(意思解释)
- 放心托胆(意思解释)
- 循环无端(意思解释)
- 万绪千头(意思解释)
- 大斗小秤(意思解释)
- 唯吾独尊(意思解释)
- 疗疮剜肉(意思解释)
- 深山穷谷(意思解释)
- 情深骨肉(意思解释)
- 志高行洁(意思解释)
- 以守为攻(意思解释)
- 逐日追风(意思解释)
- 听而无闻,视而无见(意思解释)
- 先言往行(意思解释)
- 丢魂丢魄(意思解释)
- 心摹手追(意思解释)
- 旧雨新知(意思解释)
- 信使往来(意思解释)
- 不足为虑(意思解释)
- 翰飞戾天(意思解释)
- 雄雄魄魄(意思解释)
- 委弃泥涂(意思解释)
※ 尝鼎一脔的意思解释、尝鼎一脔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。
成语接龙(顺接)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普天同庆 | 普:普遍;天:天下;庆:庆贺。普天下共同庆祝。 |
志气凌云 | 凌云:直上云霄。志气直上云霄,形容志向高远、意气豪壮。 |
坑绷拐骗 | 指以欺手段捞取钱财,陷害他人。亦作“坑蒙拐骗”。 |
鸿业远图 | 鸿:大。宏伟的事业,远大的志向或谋划。 |
根盘蒂结 | 犹根深蒂固。 |
相机而行 | 相机:观察当时情况。看当时的具体情况而决定自己的行动。 |
酩酊烂醉 | 形容醉得厉害。 |
存十一于千百 | 指亡多而存少。 |
贞下起元 | 用以表示天道人事的循环往复,周流不息。 |
志在四海 | 犹志在四方。 |
一见了然 | 犹一目了然。 |
咏桑寓柳 | 咏的是“桑”,而实际说的是“柳”。喻借题传情。 |
瓜葛相连 | 瓜、葛:都是蔓生植物,其藤能攀随在别的物体上。①比喻辗转攀连的社会关系。②比喻两件事或两个人相互牵联的关系。 |
却金暮夜 | 东汉杨震为东莱太守,途经昌邑,县令王密求见。至晚,以十金奉杨曰:“暮夜无知者。”杨曰:“天知,神知,我知,子知。何谓无知者?”遂拒而不受。见《后汉书·杨震传》。后因以“却金暮夜”言为官清廉。 |
寻幽探胜 | 探:寻求。胜:胜地,风景优美的地方。游览山水时寻找、搜索幽雅的胜地。亦作“寻幽探奇”、“寻奇探幽”、“探幽选胜”。 |
皂白沟分 | 皂:黑。比喻界限非常分明。 |
褎如充耳 | 褎:常带笑容。面带笑容,塞耳不闻。 |
瞋目竖眉 | 瞋目:瞪大眼睛。瞪大眼睛,竖起眉毛。形容极其愤怒的样子。 |
感激流涕 | 涕:眼泪。感激得掉下眼泪。形容极度感激 |
低唱浅斟 | 低唱:轻柔地歌唱;斟:喝酒。听人轻柔地歌唱,并自在地慢慢饮酒。形容一种安乐自在的神态。 |
淮王鸡犬 | 淮王:西汉淮南王刘安。淮南王家的鸡和狗。比喻攀附别人而得势的人。 |
强不凌弱,众不暴寡 | 暴:损害。强大的不欺凌弱小的,人多的不欺负人少的。 |
养军千日,用在一朝 | 指长期供养、训练军队,以备一旦用兵打仗。 |
同床各梦 | 比喻共同生活或共做一事而各有打算。 |
偃武崇文 | 停息武备,崇尚文教。 |
説长道短 | 犹苛求责备。 |
溶溶澹澹 | 水波盛大起伏貌。 |
义切中抱 | 切:切合;中:恰好对上;病:害处。指发表的言论正好击中当时社会的弊病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