鹬蚌相争,坐收渔翁之利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鹬:长嘴水鸟;蚌:有贝壳的软体动物。比喻双方争执不下,两败俱伤,让第三者占了便宜。
百科解释“鹬蚌相争”是战国时谋士苏代游说赵惠王时所讲的一则寓言故事。当时赵国正在攻打燕国,苏代认为赵国和燕国争战不休,不过是“鹬蚌相争”而已,必定让秦国得“渔翁之利”。因此比喻双方争持不下,而使第三方从中获利。
出处蔡东藩《唐史演义》第三回:“俟关中平定,据险养威,看他鹬蚌相争,坐收渔翁之利,也不为迟呢?”
基础信息
拼音yù bàng xiāng zhēng,zuò shōu yú wēng zhī lì
注音ㄩˋ ㄅㄤˋ ㄒ一ㄤ ㄓㄥ,ㄗㄨㄛˋ ㄕㄡ ㄩˊ ㄨㄥ ㄓ ㄌ一ˋ
感情鹬蚌相争,坐收渔翁之利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劝诫人。
近义词鹬蚌相争,渔人获利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赶尽杀绝(意思解释)
- 富贵不能淫(意思解释)
- 淫词艳曲(意思解释)
- 贼喊捉贼(意思解释)
- 闻一知十(意思解释)
- 妇孺皆知(意思解释)
- 甘之如荠(意思解释)
- 不经一事,不长一智(意思解释)
- 掉臂不顾(意思解释)
- 妙语惊人(意思解释)
- 抵死漫生(意思解释)
- 不敢造次(意思解释)
- 零零碎碎(意思解释)
- 欺公罔法(意思解释)
- 命染黄沙(意思解释)
- 俯仰由人(意思解释)
- 担簦蹑屩(意思解释)
- 回肠寸断(意思解释)
- 凿圆枘方(意思解释)
- 借篷使风(意思解释)
- 伫候佳音(意思解释)
- 紫阳书法(意思解释)
- 烟月鬼狐(意思解释)
- 一年三秀(意思解释)
- 陶然而醉(意思解释)
- 容身之地(意思解释)
- 令闻嘉誉(意思解释)
- 刺举无避(意思解释)
※ 鹬蚌相争,坐收渔翁之利的意思解释、鹬蚌相争,坐收渔翁之利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不治之症 | 治不好的病、绝症。也比喻无法挽救的祸患或无法改正的弊端、错误。 |
从善如流 | 从:听从;善:指高明正确的意见和建议;如流:像水从高处流下那么快。听从高明正确的意见和建议就像水从高处流下来一样顺畅。形容乐于接受别人提出的正确意见。 |
十二道金牌 | 金牌:宋代传递赦书及军事上最紧急的命令用的金牌。比喻紧急的命令。 |
职务繁杂 | 指担任的事务烦琐杂乱。 |
行不胜衣 | 衣服都禁受不起,比喻体力衰弱。 |
空古绝今 | 古来不曾有过,今世也不会再有。指自古以来是独一无二。 |
撞头搕脑 | 犹言到处碰壁。 |
牝鸡之晨,惟家之索 | 牝:雌性的;索:尽。母鸡在清晨打鸣,这个家庭就要破败。比喻女性掌权,颠倒阴阳,会导致家破国亡。 |
抹粉施脂 | 见“搽脂抹粉”。 |
积水成渊 | 比喻积小成大。 |
丹凤朝阳 | 比喻贤才逢明时。 |
天高地迥 | 迥:远。形容极其高远。 |
坎坷不平 | 坎坷:土地、道路高高低低。道路高低不平。引申为前进道路上有很多困难。 |
始终不懈 | 自始至终一直不松懈。形容对意志、态度、信仰、感情等有坚定的信念。 |
播糠眯目 | 撒播糠秕眯住别人的眼睛。比喻外物虽小,但造成的危害却很大。 |
厚积薄发 | 厚积:指大量地、充分地积蓄;薄发:指少量地、慢慢地放出。多多积蓄,慢慢放出。形容只有准备充分才能办好事情。 |
汗出浃背 | 同“汗流浃背”。 |
滴水成冻 | 滴:液体一点点落下;冻:凝结成冰。水滴下去就结成冰。形容天气十分寒冷。 |
呼天钥地 | 谓呼喊天地以求救助。 |
使心用幸 | 见“使心作幸”。 |
秦女楚珠 | 比喻次要的东西胜过主要的东西。 |
敬老爱幼 | 尊敬老人,爱护小孩。 |
饰非文过 | 粉饰掩盖过失、错误。 |
达士拔俗 | 达士:达观的人;拔俗:不同凡俗。达观的人总是超凡脱俗。 |
不离不弃 | 永远在身边,永不分离,永不抛弃。 |
云蒸雨降 | 如云雾之蒸腾聚合。形容众多的人或物迅速聚集。 |
心精手巧 | 心思灵敏,手艺巧妙。形容能工巧匠在艺术构思和技艺手法方面的独特表现。也泛指天资聪敏,精明能干。 |
思绪云骞 | 形容思路高远奇特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