鹬蚌相争,坐收渔翁之利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鹬:长嘴水鸟;蚌:有贝壳的软体动物。比喻双方争执不下,两败俱伤,让第三者占了便宜。
百科解释“鹬蚌相争”是战国时谋士苏代游说赵惠王时所讲的一则寓言故事。当时赵国正在攻打燕国,苏代认为赵国和燕国争战不休,不过是“鹬蚌相争”而已,必定让秦国得“渔翁之利”。因此比喻双方争持不下,而使第三方从中获利。
出处蔡东藩《唐史演义》第三回:“俟关中平定,据险养威,看他鹬蚌相争,坐收渔翁之利,也不为迟呢?”
基础信息
拼音yù bàng xiāng zhēng,zuò shōu yú wēng zhī lì
注音ㄩˋ ㄅㄤˋ ㄒ一ㄤ ㄓㄥ,ㄗㄨㄛˋ ㄕㄡ ㄩˊ ㄨㄥ ㄓ ㄌ一ˋ
感情鹬蚌相争,坐收渔翁之利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劝诫人。
近义词鹬蚌相争,渔人获利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如坐春风(意思解释)
- 男欢女爱(意思解释)
- 激薄停浇(意思解释)
- 像模像样(意思解释)
- 兵强则灭(意思解释)
- 家业雕零(意思解释)
- 有一搭没一搭(意思解释)
- 破坚摧刚(意思解释)
- 千里馈粮,士有饥色(意思解释)
- 福寿绵长(意思解释)
- 瓦解土崩(意思解释)
- 心病还须心上医(意思解释)
- 浮花浪蕊(意思解释)
- 季布一诺(意思解释)
- 煦煦为仁(意思解释)
- 猜枚行令(意思解释)
- 道同契合(意思解释)
- 匀脂抹粉(意思解释)
- 驴前马后(意思解释)
- 吵吵闹闹(意思解释)
- 东兔西乌(意思解释)
- 逾淮为枳(意思解释)
- 百约百叛(意思解释)
- 兴废存亡(意思解释)
- 枝末生根(意思解释)
- 丫头片子(意思解释)
- 踅门踅户(意思解释)
- 思绪云骞(意思解释)
※ 鹬蚌相争,坐收渔翁之利的意思解释、鹬蚌相争,坐收渔翁之利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瓜田不纳履,李下不整冠 | 经过瓜田,不可弯腰提鞋;经过李树下不要举起手来整理帽子。比喻避嫌疑。 |
风平浪静 | 风已平息;浪已安静。指江河湖海里没风浪;显出一时安闲宁静的景象。也比喻事情平息;恢复沉静。 |
变古易俗 | 改变传统的法制和习俗。 |
无所不能 | 没有什么不能做的。指样样能做。 |
其应如响 | 谓反应迅捷,如回声之相应和。语本《庄子·天下》:“其动若水,其静若镜,其应若响。” |
仙尘路隔 | 尘:尘世。上天和人世无路相通。比喻亲友被隔绝,无法相会。 |
野草闲花 | 野生的花草。比喻男子在妻子以外所玩弄的女子。 |
不安于室 | 指已婚妇女又乱搞男女关系。 |
厚此薄彼 | 厚:优待;重视;薄:怠慢;轻视。重视或优待这一方;轻视或冷淡那一方。也作“薄此厚彼”。指不平等地对待两个方面或两个人。 |
自有肺肠 | 肺肠:比喻心思。指做事有自己的用心。 |
勿怠勿忘 | 勿:不要;怠:懈怠;忘:忘记。告诫不要懈怠,不要忘记。 |
避其锐气,击其惰归 | 其:他的;锐气:勇猛的气势;惰:松懈善于用兵之人,总是避开敌人初来时的气势,等敌人疲惫时再狠狠打击。 |
不容置辩 | 置:安放。不容许别人进行辩解。指没有辩护的余地。 |
钟鸣漏尽 | 漏:滴漏,古代计时器。晨钟已经敲呼,漏壶的水也将滴完。比喻年老力衰,已到晚年。也指深夜。 |
矫枉过当 | 比喻纠正错误超过了应有的限度。同“矫枉过正”。 |
军法从事 | 按照军法严办。 |
破觚为圆 | 觚:棱角。毁方为圆。比喻去严刑而从简政。 |
麇至沓来 | 犹言群集纷至。 |
可以意会,不可言传 | 会:领会,理解。只能心领神会,无法用语言来表达。 |
罄竹难穷 | 罄:尽,完;竹:竹子。砍完所有的竹子做成书简也难以写完。形容事情多得写不完。 |
临死不恐 | 恐:恐惧。遇到危难,毫不畏惧。 |
商彝周鼎 | 彝、鼎:古代祭祀用的鼎、尊等礼器。商周的青铜礼器。泛称极其珍贵的古董。 |
求贤用士 | 访求并任用贤能的人才。 |
心怀若谷 | 胸怀像山谷一样深广。形容非常谦虚。 |
铺翠销金 | 谓用金玉装饰。 |
俗手伶工 | 指技艺平庸的人。 |
拘介之士 | 指不贪不慕,廉洁正派的人。出自《晋书·王沉传》。 |
赫赫英名 | 英雄的大名,非常显耀,人人知晓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