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耳忘家,公耳忘私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为了公事而忘记私事,为了国事而忘记家事。形容一心为公为国。
出处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贾谊传》:“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,国耳忘家,公耳忘私,利不苟就,害不苟去,唯义所生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guó ěr wàng jiā,gōng ěr wàng sī
注音ㄍㄨㄛˊ ㄦˇ ㄨㄤˋ ㄐ一ㄚ,ㄍㄨㄥ ㄦˇ ㄨㄤˋ ㄙ
感情国耳忘家,公耳忘私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;可分开使用。
近义词公耳忘私,国耳忘家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奔走相告(意思解释)
- 柳暗花明又一村(意思解释)
- 旗帜鲜明(意思解释)
- 不知去向(意思解释)
- 浅尝辄止(意思解释)
- 烈火辨日(意思解释)
- 料敌制胜(意思解释)
- 三十六策,走为上策(意思解释)
- 咫尺天颜(意思解释)
- 日月入怀(意思解释)
- 各有巧妙不同(意思解释)
- 如箭在弦(意思解释)
- 星星之火(意思解释)
- 祖宗家法(意思解释)
- 天震地骇(意思解释)
- 访论稽古(意思解释)
- 泾渭自分(意思解释)
- 改换头面(意思解释)
- 宅心忠厚(意思解释)
- 授柄于人(意思解释)
- 剖玄析微(意思解释)
- 社稷生民(意思解释)
- 迥然不群(意思解释)
- 悉心竭虑(意思解释)
- 清水冷灶(意思解释)
- 哫訾栗斯(意思解释)
- 数米而饮(意思解释)
- 三日曲水(意思解释)
※ 国耳忘家,公耳忘私的意思解释、国耳忘家,公耳忘私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豆萁燃豆 | 比喻兄弟相残。 |
从天而降 | 天上掉下来的。 |
人道主义 | 道:道义。关心人类幸福。 |
枯木死灰 | 死灰:燃烧后余下的冷灰。身如枯木,心如死灰。比喻极其消极悲观。 |
珠沉玉碎 | 比喻美女的死亡。 |
判若两人 | 判:判断;评定;若:好像。评定一个人前后的表现;好像两个人一样;截然不同。 |
反阴复阴 | 迷信说法,以人出生的年月日推算祸福和婚姻成败。指象征婚姻难成。 |
油头粉面 | 形容人打扮得俏丽妖艳。 |
气冲霄汉 | 气:指精神;勇气;霄汉:指天空。形容勇敢的气魄。现也形容无畏的革命精神。 |
痴心女子负心汉 | 痴:入迷;负心:对爱情不忠。痴迷爱情的女子碰上无情无义的男人。 |
守土有责 | 指军人或地方官有保卫国土的责任。 |
显露头角 | 露:显露。头上的角已明显地突出来了。指初显露优异的才能。 |
毕恭毕敬 | 形容十分恭敬的样子。 |
低头哈腰 | 指谦卑恭顺的样子。 |
上之所好,下必从之 | 好:喜爱。在上的人喜欢什么,在下的人就一定会跟着做。 |
只谈风月 | 只谈风、月等景物。隐指莫谈国事。 |
研幾析理 | 幾:隐微,事物苗头。研究隐微的现象,分析精深的义理。 |
河清三日 | 《易纬干凿度》卷下:“天之将降嘉瑞应,河水清三日。”后因以“河清三日”为升平祥瑞的预兆。 |
又作别论 | 见“又当别论”。 |
终日而思 | 整天思考。 |
敲脂吸髓 | 脂:油脂。比喻剥削压迫极其残酷。 |
捉摸不定 | 估量不透。捉摸:猜测,预料。 |
黜邪崇正 | 斥退奸邪,崇尚正直。 |
好评如潮 | 比喻赞扬的评价很多,犹如潮水接连不断。 |
嘀哩咕噜 | 形容东西滚动及其声音。形容急促慌乱的跑动。形容快而听不明白的话语。 |
提溜秃卢 | 形容眼珠转动。 |
委国听令 | 谓把国家的统治权交给别人。指以国事相托。放弃君位。 |
漠然不动 | 指坚守志操,不同流俗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