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关成语


成语 解释
骨肉离散 骨肉:指父母兄弟子女等亲人。比喻亲人分散,不能团聚。
平时不烧香,急来抱佛脚 谚语。原比喻平时不往来,遇有急难才去恳求。后多指平时没有准备,临时慌忙应付。
对牛弹琴 ①比喻对蠢人谈论高深的道理;白费口舌(主要讥笑听话的人听不出所以)。②比喻说话时不看对象(主要讥讽说话的人);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;对外行人说内行话。常含有徒劳无功或讽刺对方愚蠢之意。
斗酒学士 指酒量大的文士或名臣。
见怪不怪 看见奇怪的事也不以为怪;能泰然处之。指遇事沉稳不慌。
断缣零璧 比喻片段而珍贵的文字。
心不应口 心里想的和嘴里说的不一致。谓为人虚伪。
不宾之士 宾:客人。不以客人自居的人士。指敢于以主人翁出面提意见和建议。
魂消胆丧 同“魂飞魄散”。
心正笔正 书法的优劣与人品有关,心正写的字也端正。
梦熟黄粱 黄粱:粟米。比喻美好的愿望如同梦幻一样。
牛骥同皁 亦作“牛骥同槽”。谓牛与千里马同槽而食。比喻贤愚不分。
进退维艰 见“进退维亟”。
不近人情 近:接近。不合乎人的常情。后指性情或言行怪僻;不合情理。也作“不近情理”。
连镳并轸 犹言并驾齐驱。镳,马勒;轸,车箱底部的横木。
遵养时晦 遵:遵循,按照;时:时势;晦:隐藏。原为颂扬周武王顺应时势,退守待时。后多指暂时隐居,等待时机。
驷马高门 《汉书·于定国传》:“始定国父于公,其闾门坏,父老方共治之。于公谓曰:‘少高大闾门,令容驷马高盖车。我治狱多阴德,未尝有所冤,子孙必有兴者。’至定国为丞相,永为御史大夫,封侯传世云。”后以“驷马高门”谓门第显赫。
遗风余采 前代遗留下来的风度文采。
得寸思尺 得:取得,获得。得了一寸,还想再进一尺。比喻贪得无厌。
潜光匿曜 见“潜光隐耀”。
绸缪未雨 绸缪:紧密缠缚。在没有下雨前,就要修缮好门窗。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,防患未然。
言约旨远 言辞简练,含意深远。
兼人之材 兼人:胜过人;材:通“才”,才能。超出一般人的才能。形容人能力强。
苍蝇碰壁 壁:墙壁。比喻坏人走投无路,处处失败。
达观知命 达观:指一切听其自然或看得开;命:命运;知命:指知天命。指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,任凭命运摆布,无所烦恼。
贼手贼脚 谓偷窃扒拿,手脚不干净。
烟月鬼狐 指妓女。
见善则迁 看到好的就改变自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