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知二五而未识于十知二五而未识于十的意思
zhīèrérwèishíshí

知二五而未识于十



知二五而未识于十

意思解释

基本解释形容只知道某一方面,而不知道综合全面地看。

百科解释知二五而未识于十是一个汉语词语,读音是zhīèrwǔérwèishíyúshí,指知道两个五是多少,却不知十是什么意思,比喻看问题片面孤立。

出处南朝·梁·刘峻《辩命论》:“同知三者,定乎造化,荣辱之境,独曰由人。是知二五而未识于十。”


基础信息

拼音zhī èr wǔ ér wèi shí yú shí

注音ㄓ ㄦˋ ㄨˇ ㄦˊ ㄨㄟˋ ㄕˊ ㄩˊ ㄕˊ

感情知二五而未识于十是中性词。

用法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。

近义词知二五而不知十


字义分解

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

※ 知二五而未识于十的意思解释、知二五而未识于十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。

相关成语


成语 解释
草满囹圄 监狱里长满了草。比喻政治清明,犯罪的人极少。
六通四达 犹四通八达。
神经错乱 ①指精神病。②谓精神和思虑迷糊不清,失去常态。
夹枪带棍 形容说话带刺,并牵涉旁人。
逼上梁山 梁山:又称梁山泊;在今山东省东平湖西;梁山县南;附近地区为古梁山泊;北宋以后;常为农民起义军的根据地。《水浒传》里有宋江、林冲等人为官府所迫;上梁山造反的情节。后用来比喻被迫做某种事。
顽石点头 形容道理说得透彻,使人心服。
一台二妙 台:古代官署名。同一官署中有名气的两个人。
举鼎绝膑 绝:折断;膑:胫骨。双手举鼎,折断胫骨。比喻能力小,不能负担重任。
高出一筹 筹:筹码。比别人高出一个筹码。指比别人高明一些。
伯劳飞燕 借指离别的亲人或朋友。
卑卑不足道 指卑微藐小,不值得一谈。
行不知往 行:走。行路不知道走向何方。指行动不能自主,只能听任自然摆布。
瑞雪霏霏 指预兆丰年的大雪纷飞。
直而不挺 指做事按正直之道而行,但能有变通。
老油子 指老于算计的人。
誓不两立 发誓不跟敌人并存。形容双方仇恨极深。
寸步千里 寸步:指距离非常短。虽然相距只有寸步,却如同千里之隔。比喻相见非常困难。
和颜说色 见“和颜悦色”。
立场不稳 对问题所持的观点态度不能持之以恒。
飘藩坠溷 藩:篱笆;溷:厕所。飘落篱笆上,坠入茅厕中。比喻偶然的机遇产生不同的命运。多指女性堕落风尘。
含垢匿瑕 亦作“含垢藏瑕”。包容污垢,隐匿缺失。形容宽宏大度。语本《左传·宣公十五年》:“瑾瑜匿瑕,国君含垢。”
亥豕鲁鱼 把“亥”字错成“豕”字,把“鲁”字错成“鱼”字。指传写或刻印中的文字错误。
干名犯义 干犯名教和道义。
恃才扬己 恃:依靠,凭借。自恃才能,骄矜自负
堙谷堑山 见“堑山堙谷”。
根椽片瓦 ①一根椽,一片瓦。②指简陋的房舍。
乘疑可间 乘:趁;疑:猜疑;间:离间。利用对方的猜疑,可以进行离间活动。
见端知末 看到事物的端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