悮国欺君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悮:耽误;欺:欺骗。欺骗君王,祸害国家。
出处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八卷:“假如有一等做官的,悮国欺君,侵剥百姓,虽然官高禄厚,难道不是大盗?”
基础信息
拼音wù guó qī jūn
注音ㄨˋ ㄍㄨㄛˊ ㄑ一 ㄐㄨㄣ
感情悮国欺君是贬义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;指祸害国家。
近义词欺君误国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毁于一旦(意思解释)
- 十恶不赦(意思解释)
- 悲不自胜(意思解释)
- 家家户户(意思解释)
- 随风倒舵(意思解释)
- 鲜眉亮眼(意思解释)
- 拔赵易汉(意思解释)
- 离本依末(意思解释)
- 飞苍走黄(意思解释)
- 七行俱下(意思解释)
- 蓬生麻中,不扶自直(意思解释)
- 含饴弄孙(意思解释)
- 因事制宜(意思解释)
- 匡时济世(意思解释)
- 杜门自守(意思解释)
- 飞刍挽粮(意思解释)
- 别作一眼(意思解释)
- 头脑发胀(意思解释)
- 穷儿暴富(意思解释)
- 节俭躬行(意思解释)
- 难知如阴(意思解释)
- 蹈矩循彠(意思解释)
- 黑衣宰相(意思解释)
- 漂凉带刺(意思解释)
- 啌啌咣咣(意思解释)
- 以杙为楹(意思解释)
- 同寅协恭(意思解释)
- 将相出寒门(意思解释)
※ 悮国欺君的意思解释、悮国欺君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将伯之呼 | 指求人帮助。 |
生知安行 | 生来就知道天下通行的大道,从容安然地实现天下的大道。 |
路见不平,拔刀相救 | 在路上遇见不平的事,就挺身而出干涉,为受欺的一方打抱不平。形容人见义勇为。 |
素餐尸位 | 素餐:白吃饭;尸位:空占职位,不尽职守。空占着职位而不做事,白吃饭。 |
答非所问 | 回答的并不是人家所问的事情。 |
惊弓之鸟 | 被弓箭吓怕了的鸟。比喻受过惊吓的人;遇到一点情况就惶恐不安。也作“伤弓之鸟”。 |
旦暮入地 | 旦:早晨。暮:晚上。地:地府。早晚就要进入地府。表示年龄已高,随时都可能死去。 |
百星不如一月 | 一百颗星星发出的亮光不如一个月亮发出的光明亮。比喻量多不如质优。 |
烈火辨日 | 在烈火中能辨别玉的好坏。比喻在关键时刻能看出一个人的节操。 |
传闻不如亲见 | 听人传说总不如亲眼所见。 |
萋菲贝锦 | 贝锦:有花纹的织锦。女子织布织成美丽的图案。比喻花言巧语,罗织罪名,诬陷别人。 |
月明如昼 | 月光明朗,天色像白天一样明亮。 |
贪滥无厌 | 厌:满足。乱贪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。 |
堆案盈几 | 堆:堆积。案:案头。公文、书信、图书等堆积满案头。原指等待处理的文凭大量积压。后也指书籍或文字材料非常多。 |
楚界汉河 | 楚、汉相争中双方控制地区之间的地界与河流。后常比喻战争的前线。 |
滴粉搓酥 | 形容女子浓艳的装饰。 |
不习水土 | 习:习惯,适应。指不能适应一个地方的气候条件或饮食习惯。 |
梨园子弟 | 见“梨园弟子”。 |
飞熊入梦 | 原指周文王梦飞熊而得太公望。后比喻圣主得贤臣的征兆。 |
方寸万重 | 方寸:指心。万重:多话。心里头有千言万语。 |
盱衡大局 | 指纵观全局。 |
属托不行 | 属:通“嘱”,托付。请托为其谋利,行不通。形容为官清正,大公无私。 |
敝衣粝食 | 破衣粗食。形容生活困顿。 |
衅稔恶盈 | 犹言罪大恶极。 |
鬨堂大笑 | 哄堂大笑hōngtáng-dàxiào形容满屋子的人同时大笑陆郭二人同声道:“托爷们的洪庇,那时小弟还要叫戏哩”。大家哄堂大笑。——清·李绿园《歧路灯》 |
一扫无遗 | 意思是一下子便扫除干净,比喻彻底清除干净。 |
感愧无地 | 形容对人的感激、惭愧到了极点。 |
东平之树 | 人死之后的思乡之情亦不泯灭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