钗荆裙布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荆枝作钗,粗布为裙。形容妇女装束朴素。
详细解释
荆枝作钗,粗布为裙。形容妇女装束朴素。
出处西汉 刘向《列女传》:“梁鸿妻孟光,荆钗布裙。”
例子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57回:“因薛姨妈看见邢岫烟生得端雅稳重,且家道贫寒,是个钗荆裙布的女儿,便欲说给薛蟠为妻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chāi jīng qún bù
注音ㄔㄞ ㄐ一ㄥ ㄑㄨㄣˊ ㄅㄨˋ
繁体釵荆帬布
感情钗荆裙布是中性词。
用法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比喻贫困。
近义词荆钗布裙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居功自满(意思解释)
- 一蹶不振(意思解释)
- 才华超众(意思解释)
- 爱莫能助(意思解释)
- 无所不能(意思解释)
- 拼命三郎(意思解释)
- 枝附叶著(意思解释)
- 进退失踞(意思解释)
- 名山胜川(意思解释)
- 天塌地陷(意思解释)
- 儿大不由爷(意思解释)
- 狐奔鼠窜(意思解释)
- 什袭珍藏(意思解释)
- 五体投地(意思解释)
- 以辞害意(意思解释)
- 枯鱼之肆(意思解释)
- 作牛作马(意思解释)
- 众所共知(意思解释)
- 眼内无珠(意思解释)
- 大有见地(意思解释)
- 遗风馀俗(意思解释)
- 燕颔虬须(意思解释)
- 骇目振心(意思解释)
- 一字兼金(意思解释)
- 舞鸾歌凤(意思解释)
- 螭盘虎踞(意思解释)
- 一紫盖十红(意思解释)
- 独拍无声(意思解释)
※ 钗荆裙布的意思解释、钗荆裙布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身无分文 | 形容非常贫穷。 |
长夜之饮 | 指通宵宴饮。 |
朦朦胧胧 | 指人意识不十分清晰或事物界限不清。 |
屙金溺银 | 比喻生存有术。 |
户枢不朽 | 户枢:门的转轴;朽:腐烂,败坏。经常转动的门轴就不会朽坏。比喻经常运动的东西不易受侵蚀。 |
连珠合璧 | 比喻人才或美好的事物聚集在一起。 |
匡合之功 | 匡:纠正;匡合:把天下纳入正轨。指治理国家的功劳。 |
水过鸭背 | 比喻事过之后没有留下一点痕迹。 |
徙宅忘妻 | 徙:迁移;宅:住所。搬家忘记把妻子带走。比喻粗心到了荒唐的地步。 |
出一头地 | 宋欧阳修《与梅圣俞书》:“读轼(苏轼)书,不觉汗出。快哉快哉!老夫当避路,放他出一头地也。”谓当避开此人让其高出众人一头之地。后以“出一头地”喻高人一着。 |
拈轻怕重 | 拈:用手指拿东西。指接受工作时拣轻的担子挑;怕挑重担。 |
考绩幽明 | 考绩:考核官吏政绩;幽:昏暗;明:清白。指考核官吏政绩得失。 |
认祖归宗 | ①寻认祖先,并归还本宗。②喻指回归故土。 |
韩寿偷香 | 比喻男女暗中通情。 |
席卷天下 | 形容力量强大,控制了全国。 |
趋吉避凶 | 趋:奔向。吉:吉利,平安。走向吉利美好的方面,避开凶祸灾难。亦作“趋吉逃凶”、“避凶趋吉”。 |
哑口无声 | 形容理屈词穷的样子。同“哑口无言”。 |
眩目震耳 | 眩:眼花,迷乱;眩目:耀眼。形容色彩繁多使人眼花,声音巨大震耳欲聋。 |
谈辞如云 | 形容谈话时言辞如飘云那样奔涌而出。 |
走笔成章 | 一下笔就很快写成了文章。形容文思敏捷,才华横溢。 |
纥字不识 | 识:认识。指人不识字。 |
上蔡鹰卢 | 谓牵犬臂鹰,出城打猎。 |
溶溶脉脉 | 纷纷不止貌。 |
竹帛之功 | 着:写作。竹帛:竹简和绢。在竹简和绢上写作。指把事物或人的功绩等写入书中。 |
语挚情长 | 犹纸短情长。表示情意深长,难以用笔墨表达出来。楮,代称信纸。 |
三元及第 | 三元:科举时代乡试、会试、殿试都是第一名;及第:科举应试中选。从乡试到殿试都考中第一名。称“三元及第”,又称“连中三元”。三元及第是科举制度下古代读书人渴望得到的最高荣誉,中国古代所有读书人获得过这一称号者也寥寥无几。 |
谏鼓谤木 | 相传尧·舜时于交通要道竖立木柱,让人在上面写谏言,称“谤木”。见《史记•孝文本纪》。 |
借端生事 | 端:事端。以某种事由为借口,制造纠纷,惹事生非。 |